新文化革命曙光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力推行“复古”“尊孔”主义、孔子的“三从”“四德”等思想,实际上是统治者麻醉人民、防止人民反抗。北洋军阀把“孔教”定为国教,在许多地方成立“孔教会”、“尊孔会”,一时间复古倒退思想泛滥。

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们,积极宣扬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落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与封建复古思想展开激烈斗争,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号召人们追求民主、科学、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的延续,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一次激烈斗争。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1917年11月以后,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新文化运动又增加一面新旗帜,有了新的内容。中国的先进分子,大力宣传十月革命,这就召唤了五四运动到来,为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开辟道路。

早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然而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高等师范学校等十三所学校的三千多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挠,到天安门前集会演讲,然后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同时要求惩办亲日派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游行队伍向东交民巷进发,遭到使馆巡捕的阻拦,转而来到赵家楼胡同曹汝霖的住宅。学生冲入曹宅,曹汝霖急忙躲藏起来,正在该处的章宗祥受到学生痛打,曹宅也被焚烧,军警当场逮捕了三十多名学生。北京学生实行罢课,通电全国表示抗议。北京学生爱国运动的影响迅速扩大。天津、上海、长沙、广州等城市和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游行示威。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也展开了爱国活动。当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表示深切的同情和支持。北京政府被迫于5月7日释放被捕学生,但又下达镇压学生运动的命令。6月3日北京各校学生分组出发到街头演讲。6月4日出动更多的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两天内竟有近千学生遭到逮捕,从而激起了全国人民更大的愤怒。上海人民首先起来,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大力声援北京学生。南京、天津、杭州、济南、武汉、九江、芜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北京政府不得不于6月6日释放全部被捕学生,在10日宣布“批准”曹、章、陆三人“辞职”。28日,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了胜利。

五四运动以后,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出现,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经过反复探索,终于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改造中国社会最理想的思想武器。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有了新的领导核心,新的科学指导思想和新的前途,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随后经过二十八年的长期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