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征讨辽朝惨遭失败,而国内局势也很不稳定,川蜀地区接二连三爆发农民起义。
川蜀地区在五代时期,先后建立过前蜀、后蜀两个政权,长期未遭战争破坏,因此比较富庶。宋太祖灭了后蜀后,纵容将士在成都抢掠,把后蜀贮积的财富运到东京,激起了百姓的愤恨。到了宋太宗的时候,又在那里设立衙门,垄断买卖。蜀地出产的茶叶、丝帛,都被官府垄断了。一些地主、大商人趁机投机倒把,贱买贵卖,蜀地百姓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青城县(今四川灌县西南)有个农民叫王小波,和他妻子的弟弟李顺,都是靠贩卖茶叶谋生的。官府禁止私卖茶叶后,王小波断了生路,决心起义。公元993年,王小波招来一百多个和自己一样没吃没穿的茶农,站在人群中间大声喊道:“弟兄们都看到了,现在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我们是活不下去了,我恨死这个贫富不均的世道了,弟兄们跟我干吧,今天我要为大家均贫富!”
众人早就想反抗了,大家一齐喊:“我们愿意跟着你干。”附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也纷纷参加起义队伍。不到十天,就集中了几万人。
王小波有了人马,先打下了青城,接着又乘胜攻打彭山(今四川彭山)。
彭山县令齐元振,是个刁钻狠毒的贪官。宋太宗禁止地方官员贪污,有一次派钦差到蜀地调查。齐元振听到钦差要来,赶紧把贪污得来的财物分散藏在富商家里。钦差到了彭山县,查不出那里官员有贪污行为,回去向朝廷回报,朝廷就下令嘉奖齐元振清白能干。
齐元振骗过了朝廷,搜刮得更厉害。王小波知道彭山的百姓对齐元振怨恨最深,就带起义军攻打彭山。在彭山百姓的响应下,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县城,杀了大贪官齐元振,把他平日从百姓那里搜刮得来的钱财,分给那里的贫苦百姓。
王小波又带兵北上,向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进攻。驻守江原的宋将张
王小波一马当先向官军冲了过来,起义军和官军打在了一起。张玘趁王小波不注意,悄悄拉弓搭箭,“嗖”的一声,正中王小波的额头。王小波大叫一声,险些摔下马去。王小波忍着剧痛,高举着大刀,向张玘冲来。张玘这时已经吓得坐在马上不敢动了,被一刀结果了性命。
官兵看到主帅死了,都纷纷后退,起义军大胜。但王小波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了,起义军将士又推举李顺做首领,继续带领大家反抗官军。
在李顺的指挥下,起义军越聚越多,连续攻下许多城池,杀死了一批贪官污吏,最后终于攻取了蜀地的中心成都。成都的文武官员抵挡不住,全都逃跑了。
公元994年1月,起义军到达成都城下,李顺带领起义军攻了几次没有攻下。李顺看这样攻不行,就停止攻城,先派人马攻下了成都周围的汉州和彭州,这样农民军就把成都城团团围住了。
成都城中的宋军一看四周都是起义军,都坐卧不宁。起义军越战越勇,经过十天的激烈战斗,成都终于被攻下。
成都城内张灯结彩,起义军庆贺胜利。起义军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大蜀”。李顺自称大蜀王,另外分封众人,有的做中书令,有的做枢密使,大小官职一一齐备。起义军也设有统帅,号称“大蜀雄军”。起义军几十万人,控制着北起剑门关,南到巫峡的广大地区。消息传到东京,宋太宗大吃一惊,赶快召集宰相商量,说:“没想到李顺这样厉害,一定要派遣人马,把他讨平。”
宋太宗派了宦官王继恩为剑南西川治安使,前往镇压。
王继恩兵分两路,派人从东面堵住巫峡的起义军,自己率领大军向剑门进发。
剑门是西川通向关中的要道。李顺占领成都之后,也派将领进攻剑门,不幸遭到官军阻击,打了败仗。
王继恩顺利地通过了剑门,集合各地宋军,向成都进发。
这时候李顺率领二十万起义军正在攻打梓州,梓州的宋军死死地守住城池,起义军攻了八十多天,还是没有攻下。李顺没有派大批人马去抵挡王继恩,王继恩率领宋军攻下了绵州、阆州、巴州,这样成都城就受到了威胁。
李顺看到成都危险,就急忙领兵回到成都,起义军拼死保卫着成都城。宋太宗看到王继恩即将取得胜利,就下令:“如果起义军再反抗,那么就把他们全部杀掉,一个不留。”
公元994年5月,成都被宋军占领了,三万起义军英勇战死,李顺也壮烈牺牲了。王小波、李顺虽然牺牲了,但他们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均贫富”的口号,得到了人民的热烈拥护。
后来,民间传说在成都陷落的时候,李顺并没有死,他化装成一个和尚,秘密逃出成都,继续率领农民军战斗。宋军进城时,抓到一个胡子很长的人,外貌很像李顺,就把他当李顺杀了。又过了四十年,在广州街上出现了一个老翁,有人认出他是李顺,官府把他抓起来,在监狱里秘密杀害了。宋朝的大臣有时候上书皇帝,就常常拿“李顺这样的事还会有”来劝皇帝。
李顺牺牲以后,农民军一部分退出成都,剩余的几十万起义军在张余的领导下继续同宋军战斗,直到公元995年2月,张余被捕,壮烈牺牲。以后起义军又坚持了十个月之久。
在王小波、李顺起义的影响下,北宋各地不断发生起义,像以后方腊起义,水泊梁山宋江起义,都打击了宋朝的统治阶级,动摇了宋朝的统治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