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谈虎色变的蒙古军西征,是亚洲人对世界史造成巨大影响的重大军事行动。发生在十三世纪上半叶,先后进行了三次,战事波及到花刺子模、钦察、斡罗思、不里阿耳、伽里赤、索烈儿、马札儿、木刺夷和阿拔斯王朝等国家。随后蒙古人在其所征服的地区,建立了金帐(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伊勒汗国。蒙古军在征战过程中以闪电式奇袭和猛烈的攻城炮火,曾使各国王公和作战军队闻风丧胆,蒙古铁骑则在亚欧大陆横冲直撞,所向披靡。
第一次西征发生在1219年~1225年,由成吉思汗亲自挂帅出征,主要矛头是花刺子模。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时候,中亚一带是由花刺子模沙(“沙”就是国王的意思)摩诃未统治着。蒙古建立后,他派使者去拜见成吉思汗,以探听虚实。成吉思汗承认摩诃未为西方的统治者,并说自己为东方的统治者,并约定准许两方做生意。
公元1128年发生了讹打剌事件。成吉思汗派了四百五十名商人,用骆驼满载金银、皮毛等到西方去经商。当他们走到花剌子模的讹打剌城时,被守将亦纳勒赤黑指责为间谍,全部杀了。成吉思汗知道后,非常气愤,立即派使臣巴合味前去交涉,要求惩办凶手,可是摩诃未拒绝这么办,还杀了巴合味。成吉思汗听到这个噩耗,又惊又怒,眼泪直淌,一口气跑上附近一座山顶,脱下帽子,解下带子,跪在地上,不吃一粒米,不喝一口水,一直祈祷了三天三夜,发誓要为死者报仇。
公元1129年秋天,成吉思汗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花剌子模。在打仗前,成吉思汗派了三名使者去见摩诃未,要他要么交出讹打剌守将,要么准备迎战。摩诃未仗着有四十万军队,又有精良武器和大量的财富,根本不把蒙古放在眼里,就下令杀死了正使,把两名副使剃了胡子放回去。成吉思汗大怒,就下令发动了战争。他一面派大儿子术赤攻打赐尔河下游各镇,一面命二儿子察哈台、三儿子窝阔台攻打讹打剌城,自己和小儿子拖雷率主力进攻中亚文化名城不花剌。察哈台、窝阔台很快攻下讹打剌城,为报复杀商人之仇,把全城人都杀了。不花剌城也很快被成吉思汗攻下了,他首先闯进花剌子模人的圣地大礼拜寺,命令他的士兵用装古兰经的书柜做马槽,在庭院里喂马,又强令那些德高望重的回教长首、学者、医生们,统统来为蒙古军队喂马、做杂活。他还把城堡里继续抵抗的士兵和穆斯林(回教教徒)全部屠杀,随后把居民全部赶出城外,让蒙古军队在城里大肆抢掠,然后放了一把火,把不花剌城烧了个精光。
接着成吉思汗又进攻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耳干,摩诃未以十万大军守城,并加固城墙,使它易守难攻。成吉思汗发现城池不易攻取,就派军占领周围城镇,对撒马耳干形成一个大的包围圈。然后,他想了一个妙计,把以前的俘虏都集中起来,每十人一队,每队一面战旗,把他们化装成蒙古军队,来挫伤敌人的士气。花剌子模兵从城上一看,到处都是蒙古兵,果然不敢出战。这时候,有一些勇敢的居民,主动出城作战,结果被全部杀死。城里人人不得安宁、士气更加低落。不久三万康里兵带着家属、武器投降了成吉思汗,随后整个城的居民也全部投降了。成吉思汗下令将城里的金银财宝抢劫一空,杀死了三万康里兵和大部分撒马耳干居民,然后把剩下的工匠等赏赐给他的儿子、妻子和将领们,供他们奴役。
撒马耳干失陷后,摩诃未逃到里海的一个小岛上病死,传位于勇敢的长子札兰丁。札兰丁重整旗鼓,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终究不是成吉思汗的对手,又被打败,走投无路。后来,他骑马从高崖上跃进波涛汹涌的申河,才得以逃脱。
在成吉思汗于印度河流域打败札兰丁的同时,蒙古大将哲别和速不台攻占了阿哲儿拜占(现在的阿塞拜疆)、谷儿只(现在的格鲁吉亚)、设里汪(里海的西北,高加索山附近)等地,又越过太和岭(现在的高加索山),征伐阿速、钦察等部。公元1223年,蒙古军队大败钦察和斡罗思联军,进入斡罗思南部,一直到第聂伯河。
公元1223年春天,成吉思汗决定班师,将术赤留在中亚。公元1225年,哲别、速不台的军队和成吉思汗的军队会合,一起回到蒙古,第一次西征结束了。成吉思汗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第二次西征发生在1235年~1242年,由成吉思汗之孙拔都任统帅,其主要矛头指向钦察和斡罗思等国。
蒙古军第一次西征班师后,留下术赤治理中亚。中亚面积广,人口很多,但是留下的蒙古人却很少。于是,蒙古人就利用原来的统治者和一些僧侣贵族来统治中亚人民。中亚人民受到双重压迫,生活十分困苦。中亚人民不断起义,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由叫马合木的匠人领导的,他们经常打败前来镇压的蒙古军队和伊斯兰教贵族军队,于是不得不发动第二次西征。
公元1235年,蒙古军队发动了第二次西征,也叫“长子西征”,因为他们是成吉思汗四个儿子的长子联合西征。他们是术赤的次子拔都(因继承了父亲的封地,算作长子);察哈台的长子拜答儿;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的长子蒙哥。拔都是名义上的统帅,实际上是由老将速不台指挥。蒙古大军一到,很快平定了马合木起义。
在镇压了原来花剌子模一带的起义后,蒙古军又向西进军,侵入钦察草原,打败了钦察部落,钦察国王忽滩率众逃到了马札儿(现在的匈牙利),随后蒙古军又进入北俄罗斯,很快攻占了莫斯科和弗拉基米尔,杀死了弗拉基米尔大公攸利第二,然后一直向北打,直到俄罗斯最北边。然后又向南去攻打俄罗斯,这时窝阔台召回了贵由、蒙哥、拜答儿,留下拔都和速不台继续西征。
南下的蒙古军队很快又攻占了南俄罗斯最大的公国基辅,征服了整个斡罗思。然后,蒙古军队又借口追寻忽滩,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第二次西征就这样结束了。公元1243年,拔都在他占领的地方建立了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
第三次西征发生在1252年~1260年,由蒙哥汗之弟旭烈兀率兵西征,其主要矛头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和阿拔斯王朝(其都城报达,即今伊拉克的巴格达)。
蒙哥继承汗位后,为扩大国土,大力发动战争,一路由忽必烈率领进攻南宋,一路由旭烈兀率领向中亚、西亚进军,在公元1252年又发动了第三次西征。
旭烈兀这次西征,还带去了新发明的一种火炮和一千个工匠,因此战斗力又大大加强了。这次西征的第一个目标是木刺夷,旭烈兀派大将怯的不花去进攻,怯的不花损兵折将还是没攻下来,于是旭烈兀决定亲自去攻打。他一方面派人到木刺夷去诱降,买通大臣制造混乱,一方面又带着大军去攻打。公元1256年,旭烈兀带领大军攻占了木剌夷。
消灭了木剌夷后,蒙古军队又进攻报达国(现在的伊拉克一带)。报达国王司塔辛,是一个昏君,他一天到晚只顾看宫女跳舞,根本就不理朝中政事。当蒙古军队打来的时候,他还正在看穿着黑纱的女郎跳舞,宰相哀倍克来报告时,他理也不理,让哀倍克和另外一个大臣谟牙代丁去处理,哀倍克在前方英勇地同蒙古军队作战,打了一些胜仗。谟牙代丁本来是负责运输粮食的,可是他投降了旭烈兀,不但不给哀倍克运粮食,还告诉蒙古军队进军路线,于是哀倍克连连吃败仗。最后蒙古军队包围了报达城,报达国被迫投降了旭烈兀,报达的国王和许多大臣被杀了,谟牙代丁也未能赦免,因为他对自己的国家不忠。
1259年,西征军又兵分三路攻入叙利亚,于次年4月连克阿勒波、大马士革等城,并追擒其国王。随后,旭烈兀得蒙哥汗死讯,便班师回到波斯,但留下大将怯的不花领兵二万继续进行征伐。1260年9月,怯的不花军被密昔儿(埃及)军队击败,西征至此结束。旭烈兀在他占领的地方建立了伊利汗国。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了庞大的横跨欧亚的“大蒙古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