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

唐高祖在中原的主要对手是王世充。王世充原是隋朝的江都通守,隋炀帝被杀之后拥立杨侗为帝,又打败瓦岗军,除了李密和部分军队外,其余的都被他收编。公元619年,王世充踢开杨侗,自己称帝,建立郑国,定都洛阳。

这时候,唐军已经削平了西北的几个豪强割据势力,稳定了后方。公元620年,唐高祖派李世民统率大军进攻东都。李世民大军一出关,河南许多州县纷纷投降,很快就把东都包围起来。

李世民不但善于打仗,而且善于用人。他从原瓦岗军和别的割据势力的降将中,收留了一批人。像有名的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敬德(尉迟是姓,尉音yù),都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有一次,李世民亲自带了五百骑兵在阵地上巡视,被王世充发现,他立刻发动一万多步兵骑兵突然围上来,其大将单雄信冲到李世民身边,用长矛直刺过来。李世民后面的尉迟敬德飞马赶上,大喝一声,把单雄信刺下马来。尉迟敬德保护李世民突出包围,两个人又带着骑兵转过身在郑军阵地来回冲杀,吓得郑兵不敢阻挡。接着,后面的唐军源源不绝地上来,把郑军打得一败涂地。

从这年秋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唐军把东都越围越紧,日夜不停地攻城。王世充在城里严密防守,不断用石炮、弩箭袭击城外唐军。时间一长,唐军将士也感到疲劳,有人向李世民建议暂时停止进攻,回长安休整后再打。

李世民说:“现在四周各州都已经投降,洛阳成了一座孤城,迟早可以攻下,怎么能半途而废。”接着就向将士发出命令说:“不攻下东都,决不退兵。”

王世充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派人偷偷地出城,赶到河北向窦建德求救。

窦建德领导的起义军是河北一支强大的力量。王世充自称郑帝以后,窦建德也自称皇帝,国号叫夏,攻占了唐军许多土地。他接到王世充的求救信,一面带领三十万人马,水陆并进,援救东都;一面派出使者给李世民送去一封信,要李世民退回关中。

唐军许多将军都被夏军的强大兵力吓怕了,主张暂时离开东都。还有人认为王世充兵力还很强,缺少的是粮食。如果让窦建德跟王世充两军会合,用河北的粮食接济东都,那么胜利就没有希望了。所以,一定要把南下的窦建德大军堵住。

李世民接受了这个建议,把李元吉留在东都继续围攻王世充,自己带三千多精兵北上,扼守武牢关(就是虎牢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窦建德大军到了武牢关,被唐兵拦住,夏军发起几次进攻都没成功,李世民却派轻骑兵抄小路,把夏军的粮道切断了。

窦建德认为自己兵力强大,不怕攻不下武牢关。他拒绝了部下和妻子的劝阻,命令全军出动,摆开阵势,鼓噪着冲了过来。

李世民上高地观察了夏军的阵势,说:“窦建德没有遇到过强大的敌手,从他的阵势,就可以看出他骄傲轻敌。我们只要按兵不动,等待他们兵士疲劳的时候,一举出击,一定能打败他们。”

夏军兵士摆开阵势,准备交锋。但是,从早上到中午,还没有见唐军出来交战,兵士们又疲劳,又饥饿,有的坐在地上,有的到河滩上舀水喝。李世民一见时机已到,就命令将士渡过汜水,直冲窦建德大营。

窦建德正和他的将帅在大营聚会,听到唐军骑兵突然冲来,赶忙指挥骑兵应战。双方发生了激战,阵地上尘土飞扬,箭如雨落。

李世民乘夏军不防备,带领一支队伍猛插到夏军阵后,举起了唐军的大旗。夏军将士回头一看,以为唐军已经占领大营,无心再战,争先恐后地逃散。窦建德在混战中受了伤,被唐军俘虏了。

窦建德失败后,李世民再回兵围攻东都。王世充还想突围,将士们说:“现在夏王已经失败,我们就是突围出去,也没有用。”王世充眼看大势已去,只好向唐军投降。

至此,李渊统一了黄河流域地区。但窦建德在押送到长安后却被李渊杀死了,窦建德的部将刘黑又举兵反唐。不到半年就恢复了原来窦建德的领地。

李世民又奉命征讨,和刘黑闼所部两万人激战,从中午战到黄昏不分胜负,李世民便命唐军决堤水攻,刘黑闼败退投奔突厥,然后又卷土重来。李渊命李元吉征讨,被刘黑闼击败。太子李建成又亲自出征,他采纳了谋士魏征的策略,安抚民心,最终瓦解了刘黑闼的部下,最后刘黑闼被杀。河北和山东地区终于平定,这时已经是唐朝建立的第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