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得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公元611年,王薄首先在山东长白山(今章立、邹平、长山等县交界处)起义,活跃在齐郡(今济南)、济北郡(今茌平)一带。接着全国出现了几十支起义队伍,最后各地起义军汇合成三支强大的队伍:一支是由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一支是由翟让领导的瓦岗军,一支是由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其中瓦岗军力量最大。
瓦岗军的首领翟让,是韦城(今河南省滑县)人,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县)衙门做法曹(管理监狱的小官)。后来,因为一点小过,被关进监狱,判了死刑。狱卒黄君汉平日很敬佩翟让,看到翟让突遭横祸,非常同情他。一天夜里,趁天黑无人,黄君汉偷偷地对翟让说:“现在天下大势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像您这样的人才,难道就这样在监狱里等死吗?”翟让说:“我现在好比是被关在圈里的猪,由不得自己啊,是死是活全靠您!”黄君汉急忙打开翟让身上的枷锁,让他逃跑。翟让一边道谢,一边哭着说:“蒙您救助,我得以死里逃生。可是,我走了以后,您怎么办呢?”黄君汉生气地说:“你这是什么话!我看你是个有抱负的人,将来能干出一番拯救百姓的事业,才不顾个人安危放了你,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哭哭啼啼呢?你只管去干大事业吧,不要为我担心。”说完,两个人就分手了。
翟让逃出东郡,回到韦城老家。这时候,他家乡的农民正在酝酿起义,他和哥哥翟弘、侄儿翟摩侯,还有同郡的青年勇士徐世
一天,瓦岗寨门口突然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要见翟让,卫兵把他带到翟让那里。原来他就是远近闻名的李密。李密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是隋朝有名的武将,被封为蒲山公。李密本是杨素的儿子礼部尚书杨玄感手下的将官。杨玄感起兵反隋,被隋炀帝打败,李密也被捉去。在押送的路上,李密逃了出来。他在外面流浪了两三年,穷到吃草根、啃树皮的地步。隋朝官府到处追捕他,最后他终于上了瓦岗寨。
李密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又做过隋朝的官,政治斗争经验丰富,指挥作战的本领高强。他看到瓦岗军力量越来越大,可只是袭击来往官兵、抢劫运河上运货的船只,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便给起义军的将领们分析形势。他对翟让说:“如今杨广昏庸残暴,老百姓怨声载道,这和秦朝末年刘邦、项羽起兵时候的形势完全一样。凭您的才干,又有精锐的兵马,完全可以席卷洛阳和长安,推翻隋朝!”李密的分析,使农民军的首领眼界大开,对李密十分钦佩和信任。接着,李密又去说服瓦岗军周围的小股农民起义军和瓦岗军组成联军,共同作战。这样,瓦岗军越来越壮大,成为一股强大的反隋力量。
公元616年,瓦岗军在翟让、李密的指挥下,打下金堤关(今河南省滑县南),攻下荥阳附近的几个县城,直逼荥阳城下。
荥阳地势险要,是通洛渠入黄河的枢纽,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瓦岗军围困荥阳,吓坏了荥阳太守(一个郡的最高长官)杨庆,他急忙向隋炀帝告急。隋炀帝任命张须陀为荥阳通守(一个郡的副长官),带领二万精兵,去援救杨庆。
张须陀是隋朝有名的猛将,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被他镇压下去的。过去,他曾几次打败翟让,所以翟让听说张须陀带兵来救荥阳,很紧张。李密和他研究,决定“智取”,由翟让带领部分兵力迎击张须陀,李密把大部分兵力埋伏在荥阳大海寺北边的树林里,徐世勣和王伯当分别埋伏在大海寺的两侧,摆成口袋形的阵势,等着张须陀的到来。
翟让按照计划行动,边战边退,把张须陀引入埋伏圈。只听咚咚咚三声鼓响,左边徐世勣,右边王伯当,背后李密,一起杀出,把张须陀团团围住。
张须陀急忙下令撤退。可是,退路早被截断。隋军乱成一团,被瓦岗军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张须陀也送了命。
经过这一场战斗,李密在瓦岗军的威信提高了。李密不但号令严明,而且生活朴素,凡是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钱财,都分给起义将士。日子一久,将士们就渐渐心靠拢之。第二年(公元617年)春天,李密劝说翟让,趁隋炀帝在江都巡游、东都空虚的机会,进攻东都。瓦岗军派人到东都刺探军情,被隋朝官员发觉,加强了东都的防御。李密就改变计划,提议先打东都附近的兴洛仓(在今河南巩县)。
兴洛仓也叫做洛口仓,是隋王朝建造的最大的一个粮仓。仓城周围二十多里及城里挖了三千个大窖,每个窖里贮藏着八千石粮食。这都是隋王朝多年来从各地农民身上搜刮来的。
翟让、李密两人带七千名精兵攻打兴洛仓。这些兵士原是流离失所的农民,一听得攻打官府的粮仓,个个摩拳擦掌,勇气百倍。他们向兴洛仓发起猛攻。驻守在兴洛仓的隋军还想顽抗,但是怎么也抵挡不住像猛虎一般的瓦岗军。兴洛仓被攻破了。
瓦岗军攻破兴洛仓以后,立刻发布命令,开仓分粮。兵士们打开一口口粮窖,让老百姓尽情地拿。受饥挨饿的农民从四面八方拥向粮仓,头发花白的老人,背着孩子的妇女,一个个眼里带着激动的泪花,前来领粮。大家对瓦岗军的感激心情,更不言而喻。
接着,瓦岗军又打败了东都派来的隋军救兵。到这时候,瓦岗军的指挥权渐渐集中在李密手里。翟让觉得自己的才能不如李密,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李密。大家推李密为魏公,兼任行军元帅,改年号为永平。李密封翟让为司徒(相当于丞相)。洛口仓扩建为洛口城,作为政权所在地。
瓦岗军在洛口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后,乘胜攻下许多郡县,隋朝官吏兵士纷纷投降。南北起义军也纷纷响应,前来归附。瓦岗军一面继续围攻东都,一面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声讨炀帝的罪恶,号召百姓起来推翻隋王朝的统治。这样一来,整个中原都轰动了,李密成了中原起义军的领袖。
正当瓦岗军全盛的时候,内部却发生了严重分裂。翟让把首领位子让给李密后,翟让手下有些将领很不服气。有人劝翟让把权夺回来,翟让却总是笑呵呵地不当回事。但是这些话传到李密耳朵里,李密就很不高兴。李密的部下怂恿他除掉翟让。李密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竟起了歹心。
有一天,李密请翟让喝酒,在宴会中让翟让的兵士都下去了。李密假意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请他试射。翟让转过身子,刚拉开弓。李密布置好的刀斧手就动起手,把翟让砍倒了。这件事在起义军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当时,瓦岗军攻打东都洛阳,洛阳虽绢帛如山,但粮食匮乏,而瓦岗军粮食充裕,衣服却不足。洛阳守将王世充请求以绢帛换粮食,李密的部下为了从中牟利,怂恿李密同意。李密居然没有发现其中有诈,没有反对。洛阳得到粮食,战斗力更强了,对瓦岗军很不利。正在攻打洛阳的时候,瓦岗军又与北上的宇文化及的人马发生冲突,结果损失惨重。王世充不容李密喘歇,趁机偷袭瓦岗军。瓦岗军大败,很多人投降了王世充,号称百万的瓦岗军就这样迅速瓦解了。李密无奈之下只好率领两万余部去投降了李渊。李渊热烈欢迎他,当成贵宾,常称李密为弟,还将表妹嫁给他。但后来李密又嫌弃官小,对李渊说想回山东收服部下,帮李渊攻下洛阳。李渊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要求,后又设计除掉了他。
轰轰烈烈的瓦岗军起义就这样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