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消灭了陈朝,结束了中国自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二百七十多年的的战乱和南北分裂的局面,为中国重归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隋文帝,即杨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坚之所以能最后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和杨氏的世族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杨氏是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在西魏时期,杨坚的父亲杨忠便和独孤信一起投靠了权臣宇文泰,此后杨忠因为屡建功勋,而且帮助宇文觉建立了北周政权,所以官爵升至柱国,封随国公。
公元541年,即西魏的大统七年,杨坚出生。和许多帝王一样,传说他出生时也有祥云出现。但他在青少年时期并不聪明,靠着贵族家庭的关系,他在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读过书,但由于成绩不好,被讽刺为不学无术。他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自嘲地说他“不晓书语”。
杨坚虽然读书不好,但因为有父亲的关系,在十四岁时便开始做官。在北周建立时,因为父亲杨忠功劳卓著,杨坚升为骠骑大将军,后来又封为大兴郡公。到公元560年,周武帝即位时,不满二十岁的杨坚做了随州刺史。不久他即承父爵,晋封为随国公。六年后当朝的柱国、大将军独孤信看出了杨坚的前程远大,就把刚十四岁的女儿许给了杨坚,这就是后来有名的独孤皇后。
因为独孤家族比杨氏家族的势力要强大得多,加上独孤皇后的个性,杨坚算得上是历史上有名的“惧内”皇帝了,据说因为和皇后吵架,杨坚曾出走到深山中,几天后才回来。
公元578年,周武帝病死,宣帝即位。杨坚的长女做了皇后,杨坚升任上柱国、大司马,掌握了朝政大权。年少的皇帝也比较昏庸荒淫,在群臣中没有威信,于是杨坚便准备取而代之。
公元580年,皇帝决定出兵南伐。但是还没有出征,周宣帝便一病不起。在大臣郑译的参与下,杨坚做了一个假诏书,以宣帝遗诏的名义宣布:杨坚总管朝政,辅佐刚八岁的周静帝宇文衍。
宣帝死后,杨坚等人并没有立即公布消息,而是趁机用假诏书夺取了军政大权,以及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等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发布了皇帝去世的消息,辅佐小皇帝即位。
581年春,北周首都长安(今西安)发生了宫廷政变,外戚杨坚废掉了周静帝,夺取帝位,建立了隋朝,这时的杨坚刚四十岁。
因为杨坚是继承父亲的爵位随国公,后来又进封为随王,因此把新王朝定名为“随”,但又觉得这个字有个和“走”同义的偏旁,于是就把这个不太吉利的偏旁去掉,成了“隋”。
杨坚即位后,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亲眼看到北周残暴的统治不得人心,惟恐重蹈覆辙,所以认为只有谨慎地处理政事、提倡节俭、实行廉政才能安抚民心。隋文帝自己就是以节俭著称的。有一次,他配制痢药,要用一两胡粉,竟然找遍宫中也没有找到;又有一次他想找一条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没有;他车马具坏了,不去做新的,而是派人去修补。平时,他非常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关中闹饥荒,他看到百姓吃糠拌豆粉,就拿来给大臣们看,责备自己没有治理好国家,下令饥荒期间自己和大臣们都不许吃酒肉。他曾经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没听说有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应当注意节俭。”另一方面隋文帝在国内又进行了许多政治改革,比如减轻赋税,废除了残酷的刑罚,推广均田制等,隋朝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了,北方的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公元589年,晋王杨广进入建康城,将陈灭亡。隋文帝清楚地认识到,打天下难,坐天下更难。他很注意皇亲国戚的行动,要是犯了法,也一律严惩。他的三儿子秦王杨俊觉得自己是皇子,又在灭陈的时候立下了战功,生活越来越奢侈,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他指使手下的人放高利贷,敲诈勒索,使许多小官吏和老百姓倾家荡产。他模仿皇宫建造自己的宫殿,用外国进贡来的香料涂抹墙壁,用美玉、黄金装饰台阶,还搜罗许多美女,日夜寻欢作乐。隋文帝知道了这些情况,非常生气,下令罢免了杨俊的官职,把他禁闭起来。将军刘升去说情:“秦王还年轻,这算不了什么大错,陛下就饶了他吧!”隋文帝严肃地说:“法不可违,不论什么人都得遵守国家的法律。”过了几天,大臣杨素又来劝隋文帝。隋文帝说:“皇子和百姓一样只有一个法律,照你们的说法,为什么不另立一个皇子律?任何人犯罪,都得依法制裁!”没过几天,杨俊病死了。他手下的人请求给杨俊立个石碑,隋文帝不同意,说:“想要留名,在史书上记一笔足够了,何必立碑!”随后,吩咐把杨俊府中奢侈华丽的装饰全部毁掉。
隋文帝对皇亲国戚、王子、大臣比较严,对百姓却比较宽。他下令制定《隋律》,废除了前朝许多残酷刑罚。
公元600年,齐州有个叫王伽的小官押送七十多个罪犯去京城长安。走到荥阳的时候,王伽见这些罪犯头顶太阳,颈套枷锁,实在痛苦,便对他们说:“你们犯了国法,受了处分,这是罪有应得。可是,你们还给押送你们的民夫添了痛苦,让他们陪着你们风吹雨淋太阳晒,你们忍心吗?你们自己戴着枷锁,走这么长的路,也很不容易,我想把你们的枷锁去掉。咱们约定时间,到长安城门集合,你们能做到吗?”罪犯们都很受感动,一齐跪在王伽面前说:“大人的慈悲,我们终生难报。”王伽便放了罪犯,自己带着随从向长安进发。约定的日期到了,罪犯们都按时来到城门口,一个也不缺。隋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马上召见王伽,对他大加赞赏。还把罪犯们召进宫里,设宴招待他们,并赦免了他们的罪行。随后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各级官吏学习王伽,用感化的办法管理百姓。
隋文帝还很重视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对于那些提出正确建议的人,即使是批评他的,也都加以重用。太子杨勇生活越来越奢侈,常常大摆宴席,让家臣唐令则弹琵琶唱歌,还叫后宫的美人出来跟唐令则学弹琵琶。隋文帝听说后,非常生气,把杨勇手下的大臣训斥了一顿。大家都吓得不敢吭声,只有大臣李纲义正词严地说:“太子不过是个中等才能的人,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就看什么人辅佐他了。陛下派去唐令则这样的家臣,怎么能不把太子带坏呢?我认为这是陛下的过错。”隋文帝一听,惊住了,说:“你的话虽然有道理,可是我选择你这样的人去辅佐他,他都不知亲近、重用,即使再派其他的人,又有什么用呢?”李纲马上又说:“我所以不被重用,就是因为小人包围了太子。如果陛下早把唐令则这类小人除掉,怎么知道太子不会重用我呢?责任还是在陛下。”隋文帝听了,很不高兴,一甩袖子退朝了。没想到,过了几天,隋文帝反倒任命李纲作了尚书右丞。
隋文帝杨坚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有功绩的皇帝,他采取的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等等,对于稳定当时政局、繁荣社会经济都起了巨大作用,而且对于唐朝的体制也有直接的影响,唐朝的体制基本上是沿袭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