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母怀文献刀助东魏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西魏和东魏相比经济落后,为了跟东魏抗衡,西魏丞相宇文泰大力选拔许多汉族地主到朝廷里做官,竭力推广汉族的统治经验,汉族名士苏绰是他的重要名臣。苏绰制订的《六条诏书》,为其政权的巩固和经济上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西魏实力强大后开始向东魏进攻,宇文泰为了牵制东魏的兵力,接应东魏高仲密投降的军队,亲自带兵打到了洛阳。两军在洛阳外围的河桥激战,东魏丞相高欢用计破了宇文泰的火攻,派兵渡河占据邙山。他刚要渡河,忽然接到报告说,军门外有个自称綦母怀文的道士求见。綦母怀文是匈奴人,綦母是复姓。綦是一个信奉道教的炼丹师,他经常在深山里炼丹,有时候也锻造一些防身的武器。这天他佩带着自己刚造好的一把名叫宿铁刀的宝刀下山来洛阳求见高欢。

高欢叫士兵把道士请进来。只见这位道士身材魁梧,两眼炯炯有神。高欢料想这准是个有道术、有本领的人,就恭恭敬敬地问他有什么事。“我愿助丞相一臂之力。”綦母怀文一边解下身上的宿铁刀,一边双手呈给高欢说,“这是我新造出来的宝刀,锋利异常,能削铁如泥。愿把它献给丞相。”高欢高兴极了,为了试一试宝刀的锋利程度,让士兵拿来缀满铁叶的铠甲,叠了三十多层。綦母怀文举起手中的宝刀,大喝一声,只听“喀嚓”一声,三十多层铠甲都被砍成了两截。高欢和在场的官兵都齐声喝彩,赞不绝口。从这以后,綦母怀文的名声就传开了。

綦母怀文又跟高欢去观看西魏的阵地。他见对垒的两军旗帜一红一黑,就对高欢说:“红是火色,黑是水色。水能灭火,所以不应该以红对黑。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土能胜水,全军旗帜要赶快改为黄色。”高欢听后,觉得有道理,就下令全军把旗帜都换成黄色。

綦母怀文对旗帜颜色的说法,是受了古代阴阳五行说的影响,是一种迷信,对战争胜负是不起作用的。但是它给宇文泰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压力。宇文泰见东魏的旗帜一夜之间换了颜色,恐怕有变,就决定提前发动进攻。高欢得到消息高兴地说:“让他来吧,我以逸待劳,定杀他个片甲不留!”高欢命令部将彭乐带领数千骑兵,从西魏军的右翼猛冲过去。西魏军遭到这突然的袭击,措手不及,抵挡不住,只得掉头逃命。这一仗,西魏损失了六万多人。

高欢得胜回营,又跟綦母怀文谈起锻造宿铁刀的事来。綦母怀文说:“我这口刀,是取自广平郡干子城的土,又用了牲口的尿和油脂淬火,才锻造成功的。”高欢问为什么要用干子城的土、牲口的尿和油脂淬火,綦母怀文笑着说:“古代有名的铸剑家干将,在广平郡干子城铸过剑,那里的土能使刀剑闪光发亮;至于用牲口的尿和油脂淬火,是为了使刀更坚硬,更有韧性,刀口更锋利。”干将铸剑是一个传说故事,綦母怀文把自己锻造的宿铁刀跟干将铸剑联系起来,是为了给宿铁刀增添一层神秘的色彩。

由于綦母怀文所造的宿铁刀,可一下劈断三十片金属甲片,锋利非常,因此这种“宿铁刀”成为历史上的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