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

前秦的皇帝苻健,其子苻生是一个十分残暴的人。在苻健驾崩后,苻生很快就被他的堂兄弟苻坚推翻。苻坚从少年时就有宏图大志,并且博学多才,自从他当上前秦的皇帝以后,就召集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做官。其中有一位很有名的大臣叫做王猛,是苻坚的得力助手。他帮助苻坚治理国家,做了许多治国安邦的好事,被苻坚当作诸葛亮一样的人物,一年里被提升五次,权力大得没人能比。

过了十几年,前秦在苻坚和王猛的治理下,国力越来越强大,先后灭掉了前燕、代国和前凉等许多小国,并且出兵攻晋,占据了襄阳。就这样,苻坚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西域各国也都前来朝拜,贡献礼品。秦王便自以为了不起,准备攻打东晋,实现南北统一。

一些明智的大臣像权翼、石越等极力反对,认为晋国国力虽弱,但君臣和睦,上下齐心,朝中有谢安、桓冲等杰出人才,而且有长江作为屏障,百姓也愿意为朝廷出力,因此现在出兵伐晋还不是时候。苻坚对这些话根本听不进去,驳斥道:“长江有什么了不起!现在我有兵百万。若将马鞭投入江中,便能把江水截断,天险有什么用!”众大臣见秦王生了气,也不敢再争论了。

这时,王猛已经去世了,他去世之前也曾嘱咐苻坚说:“东晋虽偏居江南,但他们与邻国友好相处,国泰民安,臣死之后,陛下不要攻打晋国。”当时苻坚对王猛是言听计从的,但在攻晋这个问题上却也一直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早把王猛的临终遗言忘了。

公元383年8月,符坚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羽林郎(禁卫军)三万,共九十万大军从长安南下,同时,符坚又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师七万从巴蜀顺流东下,向建康进军。近百万行军队伍在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

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

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慌了。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的足下,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青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高,大家都认为他是个很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东山,也不愿出来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苻坚强大起来以后,经常骚扰东晋的北面边境。朝廷想找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去防守边境。谢安把自己的侄儿谢玄推荐给孝武帝。孝武帝把谢玄封为将军,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掌管江北的各路人马。

谢玄也是个军事人才,到了广陵以后,就招兵买马,扩大武装。当时有一批从北方逃难到东晋来的人,纷纷应征入伍。他们中间有个彭城人叫刘牢之,从小练得一身武艺,打仗特别勇猛。谢玄派他担任参军,叫他带领一支精锐的人马。这支人马经过谢玄和刘牢之的严格训练,成为百战百胜之师。由于这支军队经常驻扎在京口(今江苏镇河市),京口又叫“北府”,所以称之为“北府兵”。

这一回,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谢安决定自己坐镇建康,派弟弟谢石担任征讨大都督,谢玄担任前锋都督,带领八万军队前往江北抗击秦兵,又派将军胡彬带领水军五千到寿阳(今安徽寿县)去配合作战,又任恒冲为江州刺史,率十万晋军控制长江中游,阻止秦巴蜀军顺江东下。

为了安定人心,不使人们丧失斗志,谢安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游山玩水,其实他一直在观察着苻坚的一举一动。

前秦将领苻融率领的先锋部队,日夜行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来到了淮河北岸。为了占领军事重镇寿阳,苻坚不等后面的大部队到齐,就赶快命令军队抢占寿阳。而东晋的大将胡彬,还在赶往寿阳的路上,听到寿阳失守的信息,只好退守硖石。秦将梁成占领军事要地洛涧,扎下许多水寨,把谢玄带领的八万晋军,阻挡在洛涧东边。

在前秦的军队中有一名大将叫朱序,原来是东晋的将领,后来作战中被前秦俘虏,留在前秦。现在他看见前秦与东晋作战,认为自己为东晋出力的机会到了,恰好此时苻坚派他到晋军大营中去劝降。他到晋军营中,不但没有劝降,反而向谢石出谋划策,建议谢石趁着秦军各路还未到齐,赶快出击,挫败他们。他还答应做晋军的内应,来个里应外合。

谢石听了这个建议非常高兴。他与大将们商议,决定首先袭击洛涧的秦军。

11月,谢玄派谴勇将刘牢之率精兵万千奔袭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率部五万在洛涧边上列阵迎击。刘牢之分兵一部迂回到秦军阵后,断其归路;自己率兵强渡洛水,猛攻秦阵。秦军惊慌失措,勉强抵挡一阵,就土崩瓦解,主将梁成和其弟梁云战死,官兵争先恐后渡过淮河逃命,一万五千余人丧生。洛涧大捷,极大鼓舞了晋军的士气。谢石带领晋军主力渡过洛涧,直抵淝水(今淝河,在安徽寿县南)东岸,在八公山边扎下大营,与寿阳的秦军隔岸对峙。

寿阳城里的苻坚对秦军的失利非常着急。他站在寿阳城上,观察晋军,只见八公山上密密麻麻全是旌旗,不知道有多少晋军在东奔西突地苦练杀敌本领。他连忙下令秦军不要轻易出击。其实,八公山上并无晋军,只因苻坚这几日惊慌,把山上的草木当作晋兵了。

苻坚命令秦兵严密防守。晋军没能渡过淝水,谢石、谢玄十分着急。如果拖延下去,只怕各路秦军到齐,对晋军不利。

谢玄派人给苻坚送去一封信,说:“你们带了大军深入晋国的阵地,现在却在淝水边摆下阵势,按兵不动,这难道是想打仗的吗?如果你们能把阵地稍稍往后撤一点,腾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就在战场上比一比输赢。这才算有胆量呢!”谢玄就派使者去见苻融,用激将法对他说:“将军率军深入晋地,却紧逼河岸布阵,这难道是想决战吗?如果你把阵地稍向后退,空出一块地方,让我军渡过淝水,双方一决胜负如何?”秦军诸将都表示反对,但苻坚认为可以将计就计,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正渡河时,再以骑兵冲杀,这样就可以取得胜利。苻融对苻坚的计划也表示赞同,于是就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但秦兵士气低落,结果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了!秦兵败了!”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竞相奔逃。苻融眼见大势不妙,急忙骑马前去阻止,以图稳住阵脚,不料战马被乱兵冲倒,被晋军追兵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越发混乱,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引起后续部队的惊恐,结果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晋军乘胜追击,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不计其数,满山遍野都是尸体。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单枪匹马逃回洛阳。

晋军收复寿阳,谢石和谢玄派飞马往建康报捷。当时谢安正跟客人在家下棋。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客人听了,高兴得不想再下棋,想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别人,就告别走了。谢安送走客人,回到内宅,再也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跨过门槛时踉踉跄跄的,把脚上木屐的齿也碰断了。

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七十多万,惟有鲜卑慕容垂部的三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许多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