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八王”,一般指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齐王司马
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在世时想:“我轻而易举地就废了魏国,建立了自己的天下,魏国的大臣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敢讲话,这是什么原因?”司马炎认为,根本原因就是魏国皇帝的家族势力不够强大,诸侯王没有实力。如果魏国皇帝及时分封自己的子弟,让子弟们拥有足够的权力,那么任何人都不能在朝廷内发动兵变,即使发动了兵变,也没办法站住脚跟。于是,司马炎把自己家族同姓的人都分封为王侯,让他们各镇一方,并且掌握着很大的军事权力,像这样的诸侯王,共封了几十个。他感觉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就可以稳固了。哪里知道这一来,反而种下了祸根。
晋惠帝即位以后,外戚杨骏用阴谋手段,排挤了汝南王司马亮,取得单独辅政的地位。杨骏是杨太后的哥哥,非常受武帝司马炎的信任,在武帝后期便主持了国家大事,和两个弟弟杨珧杨济一起,被称为“三杨”。惠帝继位后,杨骏以太尉的身份主理军国大事,大权独揽。一些诸侯王当然不甘心,只是没有机会动手。
晋惠帝不懂事,但是他的妻子贾后却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她不愿让杨骏操纵政权,秘密派人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联络,要他们带兵进京,讨伐杨骏。
楚王玮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贾后有了楚王玮的支持,就宣布杨骏谋反,派兵围了杨骏的家,把杨骏杀了,把杨太后关进冷宫饿死。
杨骏被杀之后,汝南王亮进洛阳辅政。他想独揽大权,可是兵权在楚王玮手里。两个人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贾后认为留着汝南王亮很多余,碍手碍脚,就假传晋惠帝的密令,派楚王玮把汝南王亮抓起来杀了。
楚王玮本来是贾后的同党,但是贾后怕他连杀两王之后,权力太大。当天晚上,又宣布楚王玮假造皇帝诏书,擅自杀害汝南王,把楚王玮治了死罪。楚王玮知道上了贾后的当,大叫冤枉,已经没有用了。
自此以后,朝廷上没有辅政的大臣,名义上是晋惠帝做皇帝,实际上是贾后专权。
贾后掌权七八年,骄横跋扈,胡作非为,名声极坏。太子司马
有一回,贾后先叫人用太子的口吻起草一封信,内容是逼晋惠帝退位。然后贾后把太子请来喝酒,把他灌得烂醉,趁太子昏昏沉沉的时候,骗他把那封信抄了一遍。
第二天,贾后叫晋惠帝召集大臣,把太子写的信交给大家传看,宣布太子谋反。大臣们怀疑这封信不是太子写的。贾后要大家核对笔迹。大家一看果然是太子的亲笔,不敢再说。
贾后就把太子废了。
朝廷大臣对贾后的凶狠本来就十分不满,现在见她废掉太子,暗地里十分气愤,议论纷纷。掌握禁军的赵王司马伦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想起兵反对贾后,但他又怕让太子掌了权,也不好对付,就在外面散播谣言,说大臣正在秘密打算扶植太子复位。贾后听到这个谣传,害怕起来,派人毒死了太子。这样一来,赵王伦抓住了把柄,派禁军校尉、齐王司马
专门玩弄阴谋的贾后,这一下也中了别人的计。她一见齐王冏带兵进宫,大吃一惊,说:“你们想干什么?”
齐王冏说:“奉皇上的诏书,特来逮捕你。”
贾后说:“皇上的诏书都是我发的,哪里还有什么别的诏书!”
贾后大叫大闹,指望惠帝来救她,但没有结果。赵王伦把她抓起来杀了。
赵王伦掌握了政权,野心更大。他当了相国还不满足。过了一年,干脆把晋惠帝软禁起来,自己称起皇帝来。他一即位,就把他的同党,不论文官武将,或是侍从、兵士,都封了大大小小的官职。那时候,当官的戴的官帽上面都用
司马伦废了惠帝,自己当皇帝,引起了分封在各地的王侯极大的不满。镇东大将军司马冏首先领兵举事,要讨伐司马伦,恢复晋惠帝的位置。他通知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同时起兵,司马伦也通知河间王司马颙就地讨伐司马冏。司马颙见司马冏和司马颖的势力强大,便来帮助司马冏。三个王侯的大兵打进京城,杀掉了司马伦和他的亲信孙秀,将惠帝司马衷接进都城,恢复了帝位。
司马冏恢复了司马衷的帝位,立了大功,在朝中掌握了大权,而司马颙却一无所获,便联合长沙王司马乂,发兵讨伐司马冏。司马颙认为,司马乂的力量比不上司马冏,肯定会被司马冏打败,然后自己再打败司马冏,最后再废掉惠帝换一个皇帝,自己来当宰相。哪知道如意算盘打得好,却落了个空,司马乂发兵成功,司马冏被杀,惠帝因为司马乂有功,任命司马乂为太尉,总管军政大事,掌握了实权。司马颙却一无所得,便再次联合成都王司马颖共同攻击司马乂。可是接连打了几仗,司马颖连连失败,司马颙准备退军,却突然传来好消息,东海王司马越和禁军将领朱默合谋,夜中捉住了司马乂,用火烧死。随后成都王司马颖被任为丞相,住在邺城,遥控朝政;司马颙被任为太宰,居住在长安。
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不满司马颖独掌大权,以皇帝的名义,发兵攻击司马颖,结果连败几次,只得逃回自己的封地去了,司马颖便把惠帝劫持到邺城。
当皇帝被劫持到邺城的时候,司马颙的大将张方乘虚占据了洛阳。不久,安北将军王浚和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联合起来进攻司马颖,司马颖大败,带着晋惠帝司马衷一道逃到洛阳。洛阳守将张方又逼惠帝和司马颖迁居长安,接受司马颙的管辖,司马颙削掉了司马颖的官职,自己以太宰的身份主管全国军事。
公元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再次发兵进攻司马颙。这时候,司马颖的部下将军汲桑等人又攻下了邺城,把司马颖接回邺城。司马颙抵不住众多诸侯的进攻,丢下晋惠帝独自逃跑,晋惠帝这才被司马越再一次接回洛阳,继续当他的皇帝。惠帝任司马越为太傅,总管大权。司马越派人找到司马颙,请他回朝,让他当司空,司马颙信以为真,在回洛阳的途中不明不白地被人杀死。
公元306年,八王中的七个都死了,司马越不满意司马衷,便将司马衷毒死,然后立司马炎的第二十五个儿子司马炽为皇帝,这就是晋怀帝,八王之乱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