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初年,国家统一,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但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他后宫原有宫女几千人,灭吴以后,又挑选吴宫美女五千人,整天宴饮作乐,过着纵情享乐的生活。皇室以下的豪门权贵大肆搜刮钱财,挥霍无度。石崇和王恺斗富的故事就是这些士族官僚地主糜烂生活的写照。
石崇,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属河北)人,是前司徒(辅佐皇帝综理政务的大臣)石苞的儿子。他在平吴中立功封侯,后又任荆州刺史。这期间,他一面公开勒索百姓,一面暗中派部下扮作江洋大盗,专门拦劫过往巨商乃至域外进贡的船只,再加上世代残酷剥削遂成暴富,拥有大量的珍宝、金钱、田宅和八百多名奴隶。他家里仅水碓就有三十多处。农民想把糙米舂成白米,使用一下他家的水碓,就要收取高额的舂税,扣下许多白米。
王恺是武帝的舅父,被封为山都郡公,领有一千八百户的封地,还做过骁骑将军、散骑常侍等大官。他和石崇一样,也拥有大量财富。
石崇到了洛阳,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就有心跟他比一比。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
王恺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压倒王恺。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
晋武帝看到舅父王恺跟石崇斗富,不但不加以制止,居然还帮助王恺斗倒石崇,他赐给王恺一株高二尺多的珊瑚树。这“树”,似树非树,似玉非玉,两根主干上生着许多奇特枝桠,通身像红宝石似地闪光。武帝告诉他说:“这叫珊瑚树,生于海底,最不易得,这棵也是外域的贡品,现在送给你,石崇见了就会甘拜下风了。”
有了皇帝帮助,王恺比阔气的劲头更大了。他特地请石崇和一帮官员上他家吃饭。
宴席上,王恺得意地对大家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珊瑚,请大家观赏一番怎么样?”
大家当然都想看一看。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有两尺高,枝条匀称,色泽粉红鲜艳。大家看了赞不绝口,都说是一件罕见的宝贝。
只有石崇在一边冷笑。他看到案头正好有一支铁如意(一种器物),顺手抓起,朝着大珊瑚树正中,猛然一挥,就把珊瑚打得粉碎。
周围的官员们都大惊失色。主人王恺更是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你这是干什么!”
石崇嬉皮笑脸地说:“您用不到生气,我还您就是了。”王恺又是痛心,又是生气,连声说:“好,好,你还我来。”
石崇立刻叫他随从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
不一会,一群随从回来,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株株条干挺秀,光彩夺目。至于像王恺家那样的珊瑚,那就更多了。
周围的人都看呆了。王恺这才知道石崇家的财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只好认输。
从此,石崇声名大振,都说他的珠宝多得像砖头瓦块一样,算得京中首富。不过,像王恺、石崇这样挥霍的大臣并不是少数。大尉(全国军政首脑之一)何曾每天吃饭的钱就近万,他的儿子何则每天要花二万钱。驸马(皇帝的女婿)王济宴请武帝,竟用人乳喂的猪崽做菜。为了满足自己的穷奢极欲,从上到下,从皇帝到大小官僚都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
当时有个大臣叫傅咸,他给皇帝写信,郑重地指出奢侈的危害,但晋武帝根本不理。
王恺和石崇为表示自己的阔气,还常常大宴宾客。王恺请客人喝酒,要美女在旁吹笛,如果稍有失韵走调,就把美女拉出去杀了。石崇叫美女劝客饮酒,如果客人不高兴喝或喝得不多,就杀劝酒的美女。在一次酒席上,石崇请一个官僚王敦饮酒。王敦故意不喝酒,石崇就一连杀了三个美女。
西晋王朝的官员就是这样的荒淫腐朽,难怪安定局面只维持了短短二十多年,就发生了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