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事变发生后两年,司马懿病死,接替他官位的是他儿子司马师,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把他除掉。魏少帝曹芳恨透司马师,与近臣密谋削弱司马师的权力,但由于行动不慎,走漏了风声,还没有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把曹睿的堂弟、年方十四岁的曹髦迎来洛阳做皇帝。

魏国有些地方的将领不服司马氏的专权,司马师废去曹芳后,就有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丘(毌丘,姓)俭起兵声讨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带兵征讨,打败了文钦和毌丘俭。但是在回师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

接着,司马昭做了大将军。

曹髦对自己当傀儡皇帝十分不满,每当想起自己祖宗的丰功伟业,想起司马昭如此飞扬跋扈,极为伤心。他有感于井中出现黄龙的民间传说,就提起笔来写了首《潜龙诗》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诗的大意是:可怜的黄龙被困在井中,不能到大海里自由翻腾。泥鳅鳝鱼居然也敢来欺侮,在黄龙面前摇头摇尾耀武扬威。可怜的黄龙呀!你和我处境相同呀!

这首诗传到司马昭耳中,他想:这不明明是发泄不满,指向我司马昭吗?他带着宝剑大步走进宫里,问皇帝:“你写的《潜龙诗》,里边的鳝鱼和泥鳅就是我吧?”曹髦低着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司马昭冷冷一笑,转身就走了。曹髦再也不想当这个憋气皇帝,找来三个大臣说:“我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带兵和他拼一拼!”大臣当然都劝他要慎重。他却从怀里抽出早就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自己去禀告太后。有两个大臣转头就跑去报告司马昭。

曹髦集合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吵吵嚷嚷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带了一队兵士赶来,挡住了禁卫军的去路。双方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一见皇帝亲自上阵,毕竟有点胆怯,有的准备逃了。

贾充手下有个叫成济的,跟贾充说:“您看怎么办?”

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

贾充这一说,成济才胆大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直刺过去。曹髦来不及招架,被成济刺穿了胸膛,跌下车死了。

消息传到司马昭那里。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真的杀了皇帝,也有点慌张,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司马昭假惺惺装出悲伤的样子,跟一位老臣陈泰说:“您说,叫我怎么办呢?”

陈泰说:“只有斩了贾充的头,才多少可以向天下谢罪。”

司马昭很为难地说:“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您再想想。”陈泰说:“依我说,只有比这更重的办法,没有再轻的了。”

司马昭一听,就不说话了。

后来,司马昭用太后名义下了一道诏书,给曹髦加上许多罪状,把他废作平民,把曹髦被杀的事悄悄掩盖过去。

但是,大家儿还是议论纷纷,怪司马昭不治凶手的罪,司马昭没法拖下去,只好把杀害皇帝的罪责全部推给成济,给成济定了一个大逆不道的罪,满门抄斩。司马昭派士兵去逮捕成济,成济自然不服气,就光着膀子爬上房顶,大喊大叫:“是司马昭让我杀死皇帝的。”这一下,便把司马昭的阴谋抖落出来了。

不久,司马昭又从曹操的孙子中挑了一个十五岁的曹奂接替皇位,这就是魏元帝。从此曹魏政权名存实亡,司马昭离皇位也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