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诸葛亮七擒孟获,巩固了蜀汉在西南地区的统治以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统一,于公元228年,发动了北伐曹魏的战争。

诸葛亮采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先派大将赵云带领一支人马,进驻箕谷(今陕西褒城北),装出要攻打郿城的样子。魏军得到情报,果然派主要兵力去守郿城。然后,诸葛亮趁魏军不防备,亲自率领大军,突然从西路扑向祁山(今甘肃祁县东)。

蜀军经过诸葛亮几年严格的训练,阵容整齐,号令严明,士气十分旺盛。自从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发兵,魏国毫无防备,这次蜀军突然袭击祁山,守在祁山的魏军无力抵挡,纷纷败退。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的守将都背叛魏国,派人向诸葛亮求降。

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比较镇静,立刻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今甘肃庄浪县东南)。街亭是个咽喉要地,如果被魏军夺去,就等于掐断了蜀军的粮道,不但不能安守已经得到的陇西,还得退回汉中,那就将前功尽弃。诸葛亮深深感到守住街亭的重要性,派谁去扼守这个要道呢?最后,诸葛亮选定了马谡。

马谡从小熟读兵书,而且聪明过人,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对他很器重。不过刘备对他的夸夸其谈很不满意,临终时候对诸葛亮说:“马谡常常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诸葛亮因为喜欢马谡的善出计谋,没有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常常同马谡谈论军事。

这一次,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旁边有座山,正好可以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暗暗高兴,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

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不少人被魏军乱箭射死。

魏军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无法阻拦,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向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垒。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不慌不忙地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

街亭失守,蜀军失去了重要的据点,又丧失了不少人马。诸葛亮为了避免遭受更大损失,决定把人马全部撤退到汉中。

诸葛亮回到汉中,详细查问,得知街亭失守完全是由于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马谡也承认了他的过错。诸葛亮按照军法,把马谡关进监狱,定了死罪。

马谡自己知道免不了一死,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说:“丞相平日待我像待自己的儿子一样,我也把丞相当作自己父亲。这次我犯了死罪,希望我死以后,丞相能够像舜杀了鲧还用禹一样,善待我的儿子,我死了也没牵挂了。”诸葛亮知道马谡担忧的是自己的儿子,他于是派人带口信给马谡:“你死以后,妻子、儿女会按月发给米粮、俸禄,不用挂念。”

斩首的那一天,马谡从牢里出来,他一见诸葛亮,就“扑通”跪下了,泪流满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诸葛亮此时心中也万分悲痛,想起马谡平常聪明过人,年轻有为,然而军法如山,不得徇私情,他走上前去,扶起马谡。然后转过身去,对刀斧手挥了挥手。马谡被带出去了。

这时,诸葛亮忍不住失声痛哭,文武官员都来劝解。诸葛亮缓缓地说:“我怜惜马谡呀,为他而哭。我又悔恨自己,先帝临终专门嘱咐我不可重用马谡,说他是个言过其实的人。可我不会看人、用人,致全军大败,前功尽弃,现在想起先帝的话,怎能不懊悔、不伤心呀!”说完仰头长叹,泪如雨下。

马谡被斩首后,诸葛亮对街亭战役中有功的王平给以封赏,让他代替马谡为参军,封为讨寇将军。但他对自己却痛加责备,他上书后主刘禅,请求贬官三等。他还公开发出文告,承担了失败的责任。

诸葛亮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严明公正的作风和严于律己的品质一直被人们传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