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做了皇帝,不仅他是布衣出身,没有多少文化,就连他手下的文官武将们也大都出自比较贫寒的家庭。在楚汉战争中立过功劳,到汉朝建立后出任丞相和将军的许多人当中,张良的出身最尊贵,是韩国的公子。其次就是萧何和曹参,一个在沛县做过文书,一个是沛县的监狱官,在封建社会里,这都是官职卑微的小吏。再其次,像陈平、王陵、郦食其等人,都是布衣,没有做过官,更不用提韩信了。在鸿门宴上保护过刘邦的樊哙,是宰猪的屠户。大将周勃是织草席子的手工业工人兼吹鼓手。大将灌婴是个绸布贩子。这些没有做过官的布衣,也包括做过小吏的萧何、曹参在内,在当时的社会里只有穿布衣的资格,是不许可穿绸衣的,因此,历史上称他们为布衣将相。
一个人的才能和成就并不决定于他的出身,而要看他会不会动脑筋,肯不肯卖力气。就是这些布衣将相,在帮助汉高祖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个个都立了大功;在汉朝建立以后,又为巩固封建统治做出了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先说萧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是个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才干的人。他了解刘邦,认定刘邦将来能够成就大事业。他在沛县做文书的时候,凡是刘邦与别人发生了刑事纠纷,官司打到县衙门里,萧何总是站在刘邦这边,处处袒护他。刘邦担任亭长,每次向咸阳押送壮丁需要筹集旅费,别人只出三百钱,萧何常常出五百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以后,萧何和曹参派樊哙把刘邦找回来,杀了沛县县令,几个人商量着一起举兵反秦,并且拥戴刘邦做了沛公。萧何可以称得上汉朝的开国元勋。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别的将士忙着抢劫金银财富;只有萧何,一进咸阳,就到秦朝的丞相府、御史府,把图书律令和文书档案全部接收过来。这是一批极其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资料,有了它,使刘邦对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以及社会情况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打败项羽、统一天下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至于萧何月下追韩信,帮助刘邦起用了一员大将,这更是目光远大,功不可没。
萧何还是个管理后勤工作的能手。在楚汉战争中,他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关中,在刘邦屡次被项羽战败以后,他很快又筹足了粮饷,补充上士兵,使刘邦能够重振旗鼓,保证了战争的最后胜利。所以刘邦在统一天下以后,为了表彰萧何的功绩,把他封为酂侯,让他做了丞相。
再说韩信,他自从拜为大将以后,发挥了杰出的军事才能,立了许多战功。他在战争中常常能够出奇制胜,以少胜多,破赵之战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战争开始的时候,韩信在半夜里挑选了轻骑兵二千人,叫他们每人拿一面红旗,从小道出发,到赵军大营附近埋伏。出发以前,韩信吩咐他们说:“赵军看到我军后退,必定倾巢出动,来追我军,到时候你们冲入赵军的大营,拔掉他们的旗帜,换上我军的旗帜。”
轻骑兵出发以后,韩信传令给全营将士准备饭菜,他说:“现在大家少吃一点,等天明打败了赵军以后,再举行丰盛的会餐。”接着,他派一万人做先锋,背靠河流扎下了营寨。赵军看到韩信背水为阵,都笑他不懂兵法。等到天一亮,韩信叫人打起大旗,擂响战鼓,向赵军挑战。双方打了一阵子,韩信突然下令抛弃军旗往后撤退。赵军见汉军战败,都争先恐后,一窝蜂地离开大营,来抢夺战利品,汉军退到河边,无路可走,就回过身来,拼死力战,勇不可挡。这时候,埋伏在赵营附近的二千轻骑兵,趁赵军倾巢出动的时候,一举占领赵营,插上了汉军的旗帜。赵军打不过汉军,只得往回撤退,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营盘已经失守,不觉大吃一惊,便抛戈弃甲,纷纷逃走。汉军前后夹攻,大破赵军,斩杀赵军主将陈余,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战争结束以后,有人问韩信:“将军不依兵法,背水为阵,结果却取得胜利,这是什么道理?”韩信回答说:“我这种做法,兵法上有,只是你们没有注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我之所以要背水为阵,就是根据这一条啊!”从此,大家才知道韩信是一个善于灵活运用兵法的人,都非常佩服他。刘邦取得天下以后,韩信被封为楚王。
曹参立的战功也不小。沛县起义以后,他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多次打败敌人。他第一次立战功是歼灭秦朝大将李由率领的军队,杀了李由,给秦朝极其沉重的打击。在攻克咸阳的战役中,曹参担任先锋,他是最早进入咸阳的大将之一。楚汉战争中,曹参的战功也十分显著,他常常在战局危急的时候,能够扭转局面,夺取胜利。他灭了两个六国旧贵族建立的国家,攻克县城一百二十二座,俘获敌人的两个王,三个相,六个将军,以及许多大大小小的官吏。他自己先后负伤七十次,身上留下了累累伤疤,为创建汉朝立下了血汗功勋。
王陵虽说是布衣出身,家里却比较富裕。起义以前,他跟刘邦是结拜兄弟。刘邦进攻咸阳的时候,王陵也在南阳聚集了几千人。起初他觉得自己年岁比刘邦大,是老大哥;又觉得自己跟刘邦的仇人雍齿很要好,所以就不愿意归附刘邦,想自己打开一个局面。楚汉战争开始以后,他才站到了刘邦这一边。
在一次战争中,楚军捉住了王陵的母亲。王陵派使者去向项羽要还母亲,项羽故意请王陵的母亲坐在西边的客位上,待她很是尊敬,目的是想招降王陵。王陵的母亲在送使者的时候,流着眼泪偷偷地告诉使者说:“你回去对我儿子讲,叫他好好跟着汉王打天下,千万别为了我而三心二意。汉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准能得到天下。”说完,她就拔剑自杀了。王陵牢记母亲的教训,从此忠心耿耿地跟着刘邦,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邦就是这样依靠他的布衣将相成就了帝王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