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指鹿为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到东南一带去巡视,随他一起去的,有丞相李斯、宦官赵高和他的小儿子胡亥。

秦始皇渡过钱塘江,到了会稽郡,再向北到了琅邪(今山东胶南县)。从冬季出发,一直到夏天才回来。回来的路上,他感到身体不舒服,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倒了。随从的医官给他看病、进药,都不见效。

到了沙丘(今河北广宗县西)的时候,秦始皇病势越来越重。他知道病好不了,吩咐赵高说:“快写信给扶苏,叫他赶快回咸阳去。万一我好不了,叫他主办丧事。”

信写好了,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出,秦始皇已经咽了气。

丞相李斯跟赵高商量说:“这儿离咸阳还很远,不是一二天能赶到。万一皇上去世的消息传了出去,恐怕里里外外都会发生混乱;倒不如暂时保密,不要发丧,赶回咸阳再作打算。”

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车里,关上车门,放下窗帷子,外面人什么也看不见。随从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赵高和五六个内侍外,别的大臣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车队照常向咸阳进发,每到一个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车外奏事。

李斯叫赵高赶快派人把信送出去,叫公子扶苏赶回咸阳。赵高是胡亥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冤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假传秦始皇的遗嘱,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当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赵高知道要这样干,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说:“现在皇上的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要决定哪个接替皇位,全凭我们两人一句话。您看怎么办?”

李斯吃了一惊,说:“您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这可不是我们做臣子该议论的事啊!”

赵高说:“您别急。我先问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

李斯愣了一会,才说:“我比不上他。”

赵高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时候,您只好回老家。这是明摆的事儿。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辈子受用不尽。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经过赵高连哄带吓地说了一通,李斯怕让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诏书给扶苏。上面说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说将军蒙恬和扶苏同谋,都该自杀,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这封假诏书,哭泣着想自杀。蒙恬怀疑这封诏书是伪造的,要扶苏向秦始皇申诉。扶苏是个老实人,说:“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还能再申诉?”就这样自杀了。

赵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马赶路。那时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气还很炎热,没有多少日子,尸体已经腐烂,车子里散发出一阵阵臭味。

赵高派人去买了一大批咸鱼,叫大臣们在每辆车上放上一筐。车队周围的咸鱼气味,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他们到了咸阳,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举行丧葬,并且假传秦始皇的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二世和赵高葬了秦始皇以后,做贼心虚,怕篡夺皇位的事泄露出来。赵高怂恿胡亥杀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把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都定了死罪,受株连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当官的天天提心吊胆,朝廷乱哄哄的好像一锅粥,连丞相李斯也感到自身难保了。

李斯本来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为秦朝的建立出了不少力。由于一时贪图利益,和赵高一起害死了扶苏,使胡亥当了皇帝。赵高是一个大阴谋家、野心家,觉得李斯碍着他的手脚。为了达到自己的阴谋,他把李斯看成眼中钉、肉中刺,想方设法要把他除掉。赵高派亲信造谣说李斯的儿子李由与当时的农民起义军有联系,又说李斯想要夺到皇位。他通过这两条罪名把李斯全家杀得一干二净,可怜李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步走错,使全家人落了一个可悲的下场。李斯被害以后,秦二世认为赵高立了大功,马上提拔他做了丞相。

秦二世靠玩弄阴谋登上了皇位,精神空虚,心情紧张,除了他的老师、野心家赵高以外,朝廷的文武大臣,他都不敢相信。自从他当了皇帝,老百姓受的苦就更大了。为了安葬秦始皇,大规模地征发民工修陵墓和地下宫殿,把很多人活埋到墓里给秦始皇陪葬。又派人去修阿房宫,用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都是从老百姓手中剥削来的。老百姓家破人亡,连饭都吃不上,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只有起来反抗。

老百姓起来造反,秦二世却被蒙在鼓里。这时候,朝廷的大权完全被赵高控制了。赵高当了宰相以后,大权在手,逐渐把那些正直善良的大臣给害死了,剩下的由于害怕他,不得不讨好他,而秦二世依然花天酒地,吃喝玩乐,不问政事,这样朝中就更乱了。

有一天,赵高去上朝,同往常一样,他既不坐车,也不骑马,却牵着一只梅花鹿上了大殿。

秦二世感到又奇怪又可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

赵高看了看秦二世,又看了看众大臣,一本正经地说:“这是臣下刚得到的一匹好马,准备把它献给陛下。”秦二世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丞相可真会开玩笑,这明明是鹿,怎么能说是马呢?”

赵高瞪着他那双小眼嘿嘿地干笑了几声,阴险地瞅了瞅众大臣,好像是向众大臣示威似的,连声说:“是马!是马!这明明是我托人从千里之外买回的好马,怎么能把它说成是鹿呢?陛下如果不相信的话,就请各位大臣说一说,这到底是鹿还是马呢?”

听赵高这么一说,秦二世也给弄糊涂了。自从当了皇帝以后,他整天就是吃喝玩乐,对赵高的话从来都是深信不疑。现在秦二世也对自己的眼睛发生了怀疑。他吩咐众大臣都过来仔细瞧瞧,看看这到底是鹿还是马。许多大臣不知道赵高的肚子里藏了什么鬼花招,都围着那只梅花鹿看来看去,什么话也不敢说。有几个无耻小人,明明知道这是一只梅花鹿,但为向赵高讨好,就附和他说:“是马!是马!这哪儿是鹿?”也有几个比较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是鹿!这怎么能说成马呢?”事后,赵高就制造了种种罪名,把那些坚持说实话的大臣都关进了监狱。这么一来,大臣们就更加害怕他了。

赵高又精心策划了一段时间,感到准备得差不多了,就派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带着一千人马去杀秦二世。守门的卫士进行反抗,结果全部被杀了。

秦二世听说出了事,吓得浑身直打哆嗦。他死皮赖脸地拉住一个宦官,埋怨到:“你怎么不早告诉我呀?”那个宦官把袖子一甩,看了他一眼,说:“我以前敢跟您说实话吗?要是把实话告诉您,恐怕您早就把我给杀了。”说完,那个宦官就赶紧逃命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阎乐带着人马闯进宫里,指着秦二世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无道的昏君,杀了那么多人,办了那么多坏事,实在是罪大恶极。现在天下的老百姓都起来造反,你打算怎么办,也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秦二世还想拖一下时间,哀求着说:“我想跟丞相见面,一块儿商量商量,行不行?”阎乐板着面孔,恶狠狠地说:“丞相不在这儿,找也无用!”秦二世又说:“那就请丞相做皇帝,给我一个郡的地方,让我做一个诸侯王行不行?”阎乐干脆把宝剑一抖,说:“你别罗嗦了!现在你就是想当个普通百姓也不行!我奉了丞相的命令,要替天下人除掉你这个昏君。今天要是杀不了你,回去还没法交差呢!”这时候,秦二世才知道上了赵高的大当,只得把宝剑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

赵高虽然杀了秦二世,但他怕大臣们不服,最终没有敢自己即位做皇帝,而是把二世的侄儿子婴抬出来,称秦王。子婴知道赵高杀害二世,想自己做王,只是怕大臣们和诸侯反对,才假意立他为王。他和他两个儿子商量好,即位那天,子婴推说有病不去,趁赵高亲自去催子婴的时候,就把赵高除掉,并且杀了他的三族。赵高死了,强大的秦朝到此时也已走上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