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秦始皇,姓嬴,名政,为秦庄襄王之子。因为在赵国出生,又叫做赵政。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统一中国,建立秦朝,称皇帝,是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像

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和宦官嫪毐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平定了嫪毐的叛乱,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后,首先改变了历来的帝王称号。他让大臣们讨论他的称号,有的主张用“帝”,有的主张用“皇”,这主要来自远古的传说三皇和五帝。结果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最后将皇和帝合并称为“皇帝”。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

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他对名称也做了规定:皇帝的自称用“朕”,皇帝的命称为“制”,令称为“诏”。皇帝的印信专门用玉做成,叫做玉玺。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玺。同时,皇帝的妻子称“皇后”,父亲称“太上皇”,母亲称“皇太后”。

秦始皇为了将大权集于一身,每天都日理万机,而且给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须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一石在当时是一百二十斤,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

秦半两钱及钱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货币,以黄金(金饼)为上币,
以铜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为下币,通行全国。同时废禁六
国旧币。秦半两钱直径3-3.6厘米,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
阳文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即实重为秦衡制中的半两。
这种圆形方孔币的形状一直延用至20世纪初。钱范为铸造
半两钱的模具。

秦始皇还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以加强对帝国的统治: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统一度量衡;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大篆为基础,命李斯简化成小篆,颁行全国,统一文字;废除六国使用的货币,统一使用秦的“半两”钱为流通货币;以秦国原有的法律为基础,吸收六国法律的某些条文,制定和颁行统一的法律。他在全国范围内废除自商、周以来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自中央直至郡县的一整套官僚机构;派蒙恬率兵出击匈奴,并连接战国时期各国修筑的长城,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开拓南越,让领土扩张到现在的两广以至越南北部一带,使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为了达到控制人民与加强专制统治,秦始皇又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迁富豪。下令将全国各地的富豪迁往咸阳,以方便监视;二是收兵器。为了防止人民造反,下令没收民间的兵器,运到咸阳,铸成十二铜人与许多大钟;三是焚书坑儒。为了钳制人民的思想,除了《秦史》、农业、卜筮和医药的书籍外,下令将所有史书一律烧毁,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此即“焚书”。由于百姓与士人不满,反对言论遍布各地。于是下令追查,逮捕四百六十多人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由于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坑儒”。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旋即修建豪华的阿房宫和骊山墓,还先后进行五次大规模的巡游,到处刻石记功,炫耀声威。为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派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渡东海求神仙,耗资巨大。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游返至平原津(现在山东平原县)得病。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西北),秦始皇病死。赵高勾结始皇少子胡亥及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并赐死太子扶苏。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功绩不可泯灭。

他是中国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号的创立者,同时也是中国皇帝制度创立者,使中国进入了中央集权帝制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