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初期,诸侯并立,兼并异己,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战,都意味着要同时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乃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终于,晋国大夫荀息想出了一条一箭双雕的妙计:用厚礼重宝贿赂收买虞公,拆散虢、虞之间的同盟,向虞国借道攻打虢国,待虞国中计、虢国败亡后再图后举。晋献公听了,认为计谋很好。
不久,荀息携带着良马、美玉等奇珍异宝出使虞国。到了那里后,晋见虞公,献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既贪利收下了良马、美玉,又不敢轻易开罪晋国,于是便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并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国作战。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说虞公,虞公不听。
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公践约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很快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境内),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并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时隔三年,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借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他劝虞公说:“虢虞两国好比嘴唇和牙齿,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虢国没了,咱虞国还能存在吗?”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反而以晋为自己的同姓国,必不会害己作理由,又答应了晋国借道的要求。宫之奇见虞国灭亡近在旦夕,为避祸,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比前一次更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丑仓皇逃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就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