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在很长的时期里默默无闻,未能参与逐鹿中原、争夺天下的斗争。但是,燕昭王在位时期却一度崛起,燕国由弱变强。
燕昭王是燕王哙的儿子,继承君位前燕国刚刚经历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燕王哙听信他人的蛊惑,贪图让贤的虚名,稀里糊涂地把君位禅让给相国子之。子之窥位已久,一朝权在手,更加不可一世,把燕国搞得“大乱”。国人不服,各种矛盾激化。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起兵攻子之,齐宣王派兵增援。混乱中,杀了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平定了叛乱。齐军进入燕都,又杀了燕王哙和子之。燕昭王就是在这种国家残破、民心离散的形势下登上君位的。
公元前311年,燕昭王继位,为振兴燕国,报齐国入侵和杀父之仇,他访问贤人郭隗,虚心求教。郭隗劝他招贤,并为他讲了个“千金市骏骨”的故事:古时有个国君,派近臣带千两黄金去买千里马,结果近臣却用五百两黄金买回了一匹千里马的遗骨头复命。国君为此大怒,质问他为何浪费重金买回一具死马的骨头。近臣回答说,以重金买死马骨头乃是千古未闻之事,死去的千里马尚能有人出高价购买,何况活着的千里马呢?有千里马的人一定会送上门来,结果不到一年,国君竟得到了好几匹千里马。讲完了故事,郭隗建议说:“现在大王决心招贤纳士,不妨把我当作‘千里马尸骨’,以此为始,那么,比我贤能的人一定会前来替大王效力,燕国何愁不兴?”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在燕下都修建了一座黄金台,台上放置黄金,作为聘礼。他请郭隗住在黄金台上的招贤馆,赐黄金万两,拜郭隗为师,并派人到各地张榜招贤。果然,有才能的人纷纷来燕国应聘。军事家乐毅从魏国而来,哲学家邹衍从齐国而来,政治家剧辛从赵国而来……燕昭王采纳乐毅论功授爵授禄的政治制度,并改革吏制,设相国和将军,分掌政治、军事大权;全国分五郡,郡下设县;郡守和县令由燕王任命;制定严酷的刑法,燕国日益强盛。
当时齐国是湣王在位,由于齐湣王的骄横自恣,加上对内欺民而失其信,对外结怨于诸侯,造成齐国政治局势不稳,形势恶化。燕昭王觉得伐齐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共同伐齐,这四国军队与燕军合兵一处统一由乐毅指挥,向齐国进攻,大败齐国军队。乐毅将四国军队遣回,独率燕军深入齐境,攻克齐国都城临淄,尽取齐国的宝器,烧了齐国的宫室宗庙。齐湣王东窜西逃,最后逃至莒被杀。燕国军队攻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划为燕国的领地。没有攻下的只有莒、即墨。乐毅并没有急于攻打这两座城池,而是将其围困起来,主要采用攻心战术,瓦解齐人的斗志。这时就有人在燕昭王面前谗害乐毅,说乐毅七十多座城池都能攻下,却攻不下这两座城池,其实是乐毅不想攻下来,他想久留在齐国当齐国的王,与燕王分庭抗礼。但是燕昭王对乐毅十分信任,对那些进谗言的人说,乐毅的功劳比天高,就是当上齐王也是应该的。于是他派使者到军前,封乐毅为齐王。乐毅非常感激燕昭王对自己的信任,但不肯接受齐王的封号。燕昭王就封乐毅为昌国君。乐毅带兵在齐国驻扎了五年,直到燕昭王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