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桃杀三士

晏子,名为婴,字仲,死后谥平,所以又称为晏平仲,春秋齐国人。父亲桓子是齐国的相国,去世后,他继任为齐国的相国。做官五十年间,他连续当过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的正卿,是齐国的三代功臣。

齐景公的时候,齐国有三个勇士,都力大无比,一个叫古冶子,一个叫田开疆,还有一个叫公孙接,被称为“齐邦三杰”。三人团结一致,但仰仗其功劳和神勇,常口出狂言,十分傲慢无礼。齐国大臣陈无宇到处收买人心,与古冶子、田开疆、公孙接三人结成一伙,暗中准备篡夺齐国的政权。晏子深谋远虑,几次想除掉他们,但又怕齐景公不同意。

有一次,鲁昭公带着相国叔孙若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招待他,由晏子作陪,底下站着的卫士就是古冶子、田开疆、公孙接三人。

宴会上,这三人全无礼貌,站在那里东张西望,根本不把客人放在眼里。鲁昭公几次眉头直皱,晏子实在看不过去,忽生一计。

他对齐景公说:“大王,今天来了贵客,您的那棵万寿金桃树今年结了许多鲜桃,何不去摘上几个来给客人尝尝。”

齐景公一听,很高兴,因为这棵树是从海外传来的,多年来只是开花,就是不结果,今年却结了又大又红的果子。于是他说:“快快派人去采来。”晏子吩咐下人,去将那树上的六个桃子一起摘来。

一会儿,六个桃子被送了上来。红艳艳,香喷喷,晏子当即给两位君主各奉上一只,他们吃了都说好。齐景公说:“真是好桃子,叔孙大夫也请品尝一只。”

叔孙大夫谦虚地让晏子吃,二人互相推让,齐景公让他二位各吃了一只。现在盘子里还剩下了两只桃子,晏子说:“我看这两只桃子就请他们三位勇士吃,看谁的功劳大就请谁吃。”

景公同意了,就传令让他们三人上堂来。

公孙接先站上来,说:“大王,我的功劳最大,有一次我陪大王去打猎,遇到一只老虎向您扑来,我跑上前去,几拳就打死了老虎,救了大王的命。这桃子该我吃。”公孙接上前抓起了桃子吞了下去。

古冶子冲着公孙接喊道:“打一只老虎有什么了不起,有一次我送大王过黄河,突然起了大风,黄河上掀起了大浪,眼看着要打翻了我们所坐的船。这时候,又从河里跑出了一只大鳖,要伤害我们的大王。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跳入水中,和大鳖搏杀了半个时辰,杀了大鳖,救了大王。我的功劳比你还要大,所以我更该吃这个桃子。”

齐景公说:“该吃,该吃。”古冶子一口将桃子吞了下去。

田开疆一看一个桃子也没有了,脸涨得通红,说:“我曾奉命率领大军征讨徐国,杀了徐国的大将,俘虏了五百多士兵,逼得徐国投降了,后来另外两个小国家看我们所向无敌,也归附了我们。我这个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

晏子说:“你的功劳是很大,我也认为你应该吃桃子,但是现在桃子没有了,只有等到明年结了新果,再来品尝了。”

景公说:“你的功劳的确很大,可惜你晚了一步。”

田开疆本来就是个粗人,他一看自己功劳这么大,反而吃不到桃子,就手按住佩剑说:“杀鳖打虎能算得了什么,我南征北战,吃尽了苦头,到头来却在国君面前丢人现眼,还不如一死了之。”说完,就拔剑自杀了。

田开疆的这一举动把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时忽然听到公孙接大声嚷道:“田君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没吃到桃子,他自杀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话音刚落,也拔剑自杀了。

古冶子看到他俩都倒在血泊中,于是提着剑说:“他俩为这桃子都死了,我活着有什么意思,人家不说我贪生怕死吗?”也自杀了。

齐景公想拦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厚葬了他们。

晏子摸透了这三人的心理,巧妙地利用矛盾,使三勇士自取灭亡,老百姓也暗暗佩服晏子的足智多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