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从建国到灭亡,长达五百多年。最早的国都在
商朝定都于殷是从盘庚开始,盘庚是商汤的第九代孙子,商朝的第十九个王。商朝曾经屡次迁都,自盘庚定都于殷后,就不再迁徙。这反映了当时农业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畜牧业,人们要求定居下来。
盘庚决定迁殷,是经历了一番斗争的,因为大多数贵族贪图安逸,不愿意搬迁。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煽动平民起来反对,闹得很厉害。盘庚面对强大的反对势力,并没有动摇迁都的决心。他把反对迁都的贵族找来,耐心地劝说他们:“我要你们搬迁,是为了安定我们的国家。你们不但不了解我的苦心,反而发生无谓的惊慌。你们想要改变我的主意,这是办不到的。”
盘庚用了软硬兼施的手段,终于把国都迁到了殷,可是斗争并没有结束。老百姓到了一个新地方,生活不习惯,吵嚷着要回老家。奴隶主贵族就乘机起哄,煽动大家要求搬回老家去。盘庚又经过几年努力,局面才安定下来。奴隶们在这里没日没夜地劳动,把殷建设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从此,商朝的都城就固定在殷城,政治上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和文化也有了更大的发展。
盘庚迁都,又一度复兴了商朝,使得殷商这个奴隶制国家,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放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成了当时世界上的文明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