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简介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和保存了305首古代诗歌、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约成书于春秋时期,传说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先秦时只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
《风》是周代(小部分西周后期,大部分东周)各地民间歌谣,是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计一百六十篇;
-
《雅》是周人所谓的朝廷贵族用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
-
《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申培)、鲁(毛亨)、韩(婴)、毛(苌)四家。东汉以后仅存《毛诗外传》并流传至今,其余三家先后亡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