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张篇第十九

著名文句有:“见危致命,见得思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君子之过,犹日月之食”;“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孔子对殷纣王的批评,孔子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以及孔子与其学生和他人之间的对话。
  1.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2.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3.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 子夏曰;“虽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阻滞,不通,妨碍,是以君子不为也。”
  5.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志,意为“识”,此为强记之义切问问与切身有关的问题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 子夏曰:“百工居肆百工,各行各业的工匠。肆,古代社会制作物品的作坊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8. 子夏说:“小人之过也必文。”
  9.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10.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11. 子夏曰:“大德指大节不逾木栏,这里指界限小德指小节出入可也。”
  12.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但是,不过。转折的意思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诲人不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欺骗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3. 子夏曰:“仕而有余力则学,学而优则仕。”
  14. 子游曰:“丧极致、竭尽乎哀而止。”
  15.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6.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18.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鲁国大夫孟孙速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19. 孟氏使阳肤曾子的学生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怜悯而勿喜。”
  20. 子贡曰:“商代最后一个君主,名辛,纣是他的谥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暴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即地形低洼各处来水汇集的地方,天下之恶皆归焉。”
  2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22. 卫公孙朝卫国的大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孔子的字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3. 叔孙武叔鲁国大夫,名州仇,三桓之一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鲁国大夫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宫也是墙。围墙,不是房屋的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古时七尺为仞,一说八尺为仞,一说五尺六寸为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这里指房舍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4.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用作副词,只是的意思见其不知量也。”
  25.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通“导”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