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征人的痛苦,常人难以言说。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真正体会到它的痛苦辛酸。
在《何草不黄》的字里行间,隐隐传来征人们的哭喊声,仔细审视,还可看到痛苦正滴滴渗透出来,模糊了一行行的字。冰山显露出来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征人无法传达出的痛苦就深深埋在遥远的历史空间里,再也无人感受得到。
然而仅仅是那显露出来的一小部分,就足以让我们伸手便可触及到征人掺杂了血和汗水的泪水,就足以听到震撼心灵的呐喊。他们是最为悲惨的。
时间会平息最大的痛苦。然而征人的痛苦只会随着时间而麻木。
这种具有强烈针对性的痛苦是时代和制度施加上去的,也只有时代和制度才能解决。个人力量,如同秋风里的一棵小草,只能随风枯黄。只有等到春天的到来,才会重新发芽、生长。
或者让自己变成一呼百应的英雄豪杰,将这种痛苦看成是天降大任前的磨炼,力挽狂澜,自己改变历史,改变制度。陈胜吴广,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英雄,斩木为剑,揭竿为旗,在面对暴政所带来的毁灭前选择了反抗。虽然最终失败,但他们不是因为经受不住艰难痛苦而失败,而是他们经受不住安逸享乐而失败。他们的反抗结束了他们的痛苦。
或者我们仅仅就是个小人物,在无力摆脱时候,默默忍受。在幻想的天伦之乐,其乐融融中忘掉痛苦。在自己的道路上接着前行,直到下次的惊醒。
无论怎样,路仍然朝前走。放眼望去可能是一座座的高山,但跨过山头,你也会发现泉水淙淙,鲜花萦绕的休憩之地。
坦途在前,人不应当为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只要走在脚下,那便是路。
“啮雪”自于《汉书·苏武传》,人们用来表示坚贞不屈。
苏武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使者。西汉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地侵扰边关,汉武帝派苏武出使匈奴,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后,被匈奴单于扣留下来,单于让汉朝叛臣卫律前来劝降,苏武至死不从。单于见劝降不成,就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不给苏武吃喝,借此消磨苏武的意志。当时大雪封山,苏武饥渴难耐,只好口吃雪块,吞咽毡毛。即使这样,苏武也不向单于屈服,最后被流放到北海荒无人烟的地方长达19年之后,才获释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