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政治从来不顾惜下层农民会不会在漆黑的夜里跌倒,是不是需要点上一只仅能发出微光的蜡烛,照亮身边的父母妻子。
“苛政猛于虎”,没完没了的徭役使农民终年在外疲于奔命,根本无法安居乐业,种植庄稼,赡养父母妻子,他们呼喊苍天,上天为什么要给自己安排这样的命运,但天空渺渺,没有应答。
鸨鸟生性只能浮水,爪间有蹼无后趾,根本不可能抓握枝条在树上栖息,但作者却看到它们全都飞集在树上。反常怪异并不是事实,只是隐喻统治者让本应生长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被迫放弃掉应该做的,转而去做那无休止的公差。孔子曰:“使民以时。”让人民有充足的时间种植收割庄稼,不要剥夺他们的农时。以民为本,这样国家才能稳定富强。但动乱年代,少人践行。
但发泄怨恨并不是作者主要目的。由于统治者的残酷而不能种植庄稼,是个起因。作者最想抒发的是,在没有粮食之后,孤苦可怜的父母吃什么生存。
对父母的忧虑与担心是整首诗歌情绪的核心。
作者摧肝断肠的呼喊,希望能为父母近一点孝心,为他们种点粮食,让他们不至于忍受饥饿。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仍然还在艰辛地服役。他的心完全寄托在家庭父母身上,一种忘我的爱,一种感人至深的亲情,一种纯粹无瑕的孝心,让这位男子的形象高大起来。
我们能不能在身受煎熬的时候首先想到父母的困难,想到他们会因此而遭受的痛苦。即使做不到这一步,我们能不能平时闲暇安逸的时候,主动想到父母可能遇到的问题挫折,打个贴心的电话,问候一下家里的平安。
孝顺并不在于形式上关注到什么程度,关键是有心。
东汉时期的黄香,小时候,家中生活很艰苦。在他9岁时,母亲就去世了。黄香非常悲伤。他本就非常孝敬父母,在母亲生病期间,小黄香一直不离左右,守护在妈妈的病床前,母亲去世后,他对父亲更加关心、照顾,尽量让父亲少操心。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他便悄悄走进父亲的房里,给他铺好被,然后脱了衣服,钻进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体温,温暖了冰冷的被窝之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到了,天气炎热,大家都在院里乘凉。小黄香则拿着把扇子使劲扇父亲的床。原来,他是要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早些入睡。后来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
指稻、粱、菽,麦、黍、稷:稻子、小米、大豆、小麦、黄米、高粱,这六种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