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雄雉

先秦·诗经

野鸡于飞,鼓翼舒畅貌其羽。我之怀矣,自遗留伊阻。
雄雉于飞,下上其音。诚实矣君子,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何时云能来。
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嫉妒,何用不臧。
译文: 雄野鸡在飞,翅舒畅扇动。想念在外的人,路途阻隔空惆怅。
雄野鸡在飞,声上下翻飞。老实可爱的人儿,着实让我心忧。
日月如梭,我思悠悠。路漫漫其修远,良人儿何时才能回来?
王公贵戚们尽是些寡廉鲜耻之徒。不妒不贪,何用如此败坏!
品读:

下里巴人的怅惋

初民社会的女子,率真朴实,心中所想敢于脱口而出,情真意实,掷地有声。看到雄野鸡扑扇着翅膀,思念自己的丈夫,只是恨道阻路长,遥隔万里。只能在记忆中重温丈夫的模样。担心丈夫的安危,挂念丈夫的吃穿。春日漫长,丈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是什么造成的这样子?就是那些达官贵人们。妇人斥责声中带着怨愤。

直白的表露,坦诚的心灵释放,无拘无束,虽鄙俗简朴,但意味悠长。相形之下,后代人们踵事增华,虽然同一种情感,但是含蓄隐微,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样是描写与丈夫赵明诚的离别之苦。但细细读去,如吞梅嚼雪,完全一幅不食人间烟火气象。怅惘和忧郁,不见怨气,只见闲愁。本身充满痛苦的惜别相思在这里隐忍不发,让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愈加反复纠缠,更显愁闷无序的痛苦。

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没有好与坏之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有着各自的创作、接受群体。我们既可以是下里巴人,过实实在在的生活,说直直白白的话语;也可以做阳春白雪,做事不事张扬,谦恭得体,说话隐约含蓄,不锋芒毕露。只不过,需要我们直言痛陈的时候,我们却不能再模糊其辞。如歌词中所说,该出手时就出手。

国学故事:红豆

相传,古时一男子出征,死在边地。其妻日夜思念,哭于树下。泪哭干了,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相思至泣血,可见其爱之深,其情之炽。所以相思红豆亦是来见证爱情最好礼物。唐代王维便有《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