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命的无常,人们常常会感到人生的短暂。匆匆如天地间过客,生命倏忽而过。所以人们看到天空中的流星,总认为那就是一个灵魂。
短暂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有的人选择尽情享受生活,在醉生梦死中走到另一个世界。他们穿华衣,饮美酒,食佳肴,流连于各个酒宴聚会。用艳丽的感官刺激麻木对生命短暂的恐惧。甚至感觉夜晚的休息也是对生命的浪费,他们“秉烛夜游”,尽一切可能去及时行乐。然而游来游去,夜晚的灯红酒绿,杯盘狼藉仍然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空虚。第二天朝阳升起,他们只得继续这被空虚玩弄的游戏。
有的人选择如何求得更长久的生命。一种是现实世界中的长久生命,想通过炼制长生不老之药或修行得道,羽化登仙去实现从来没人实现过的幻想;一种是精神世界中的长生不老,也就是追求儒家所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即树立美德、建立功业、写作文章。无论哪样,只有可以使自己青史留名,便可以实现精神生命的永久长存。
有的人选择了不去选择。他们也知道死亡的不可避免。他们参透了大自然的本质,也悟透了生命短暂的真实现实。低头走路,默默无言。踏踏实实贡献自己应尽的那份。闲暇时,便独自垂钓,笑看沧桑变化,花开花落。
《蟋蟀》作者在蟋蟀身上看到光阴似箭的速度,他选择了及时行乐。但他又是清醒的,他知道要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甚至还要警觉着外来的侵略。
不偏执,有节制,他让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既享受了生命的乐趣,又过的很充实。短暂的生命,倒可以这样坚持生命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东晋桓温一次被朝廷任命为为征讨大都督、督司、冀二州诸军事,进攻讨伐姚襄。途经过金城时,看见自己青年时代亲手栽植的柳树已茁壮长成,浓荫蔽日,桓温不禁慨然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随即攀枝执条,泫然流涕。魏晋人的风情神韵,于桓大将军真情流露之际悄悄展示出来。在泪眼婆娑中,看着参天大树,生命时光的飞逝让他感觉到人生命的短暂,转过头,他毅然投向自己人生的第二次北伐。
典故出自《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