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绿衣

先秦·诗经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
绿兮丝兮,兮。我思人,使无訧兮
细葛布粗葛布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译文: 绿衣啊,绿外衣黄内衣。心那个愁,啥时它才能停!
绿衣啊,绿上衣黄下裳。心那个忧,啥时它才能忘!
绿丝啊,你一缕缕织啊。我思念亡人,她使我无尤。
寒风凛冽,有细布大布。我思念亡人,她深得我心!
品读:

死亡是爱的试金石。

人生虽然漫长,但在天地之间却又显得那么卑微渺小

晋代羊祜一次登山,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人们为其在此山立一块碑,上书“堕泪碑”。因见到此碑不禁令人想起生死,不觉泪下。

“堕泪碑”见证的是自己对自己死后的悲悯情绪。

一件衣服,一件纱巾,则会见证亲人对自己死后的痛苦之情。

《绿衣》一诗描写了丈夫在妻子死后的悼念。丈夫手捧妻子绿色衣服,泪眼朦胧。物仍在,人已非。内心的忧伤如凄凉秋雨,淅淅沥沥,不可断绝。寒风吹拂,衣角飞舞,一束绿丝,勾起无限的思念。

死亡是爱的试金石。

西晋潘岳容貌俊逸,但在妻子死后,悲怆沉痛,提笔写下字字泣血的《悼亡诗》三首,终身未娶。其情之坚贞因妻子的死而光芒万丈。还有许许多多的贞妇烈妇,在丈夫死后,或终身不嫁,或自杀殉情。抛开封建礼教的误导,其中隐藏了太多的真情。

爱因死亡得到升华,成为道德的象征,成为赞颂的榜样。但这种升华,往往也是一个悲剧。《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为了坚持自己的爱,通过死亡完成他们的梦想。他们成为人们追逐爱情的榜样。

但爱只要与死亡连在一起,就注定了是场悲剧。

所以在短暂的生命里,细心享受爱的体贴、温柔与甜蜜。不要等到死亡的来临,而追悔莫及,只能睹物思人,暗自伤心。

国学故事:爱屋及乌

商朝末年,周武王在军师姜太公等人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定,感到天下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如何处置呢?” 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他家的墙壁篱笆也厌恶。就是说,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不能这样。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 武王认为也不行。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后来武王就周公说的办了,果然天下很快安定下来,西周也强大起来了。

文化常识:死亡的别称

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