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看法古今比较一致,大多承认所写内容是关于婚姻的。因诗中用了戏谑的口吻,我曾疑为贺新婚时闹新房唱的歌,今按此解说。头两句是起兴,当是诗人所见。《诗经)中关于男女婚事常言及“薪”,如《汉广》“翘翘错薪”;《南山》“析薪如之何”;《东山》“烝在栗薪”;《车舝》“析其柞薪”、《白华》“樵彼桑薪”等皆是。郑玄云:古代娶妻之礼,以昏为期(见《三礼目录》)。因在黄昏后举行婚礼,当然需要燃薪照明,段玉裁说“古以薪蒸为之烛”(《说文解字注》),后来“束薪”遂成为婚姻礼俗之一。
下两章“束刍”、“束楚”同“束薪”。又参星黄昏后始见于东方天空。故知“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两句点明了婚事及婚礼时间。“在天”与下两章“在隅”、“在户”是以三星移动表示时间推移,“隅”指东南角,“在隅”表示“夜久矣”(朱熹《诗集传》),“在户”则指“至夜半”(戴震《毛诗补传》)。三章合起来可知婚礼进行时间——即从黄昏至半夜。
后四句是以玩笑的话来调侃这对新婚夫妇:“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如此良人(粲者)何!”问他或她在这千金一刻的良宵,见着自己的心上人,将是如何亲昵对方,尽情享受这幸福的初婚的欢乐。语言活脱风趣,极富有生活气息。其中特别是“今夕何夕”之问,含蓄而俏皮,表现出由于一时惊喜,竟至忘乎所以,连日子也记不起的极兴奋的心理状态,对后世影响颇大,诗人往往借以表达突如其来的欢愉之情,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情爱。如《说苑》所载《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杜甫《赠卫八处士》“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杜诗有一首题目就是《今夕行》,诗云“今夕何夕岁云徂,更长烛明不可孤”,足见诗圣对这无名诗人创造的诗句何等推崇,乃至一再效法。本诗后四句颇值得玩味,诗人以平淡之语,写常见之事,抒普通之情,却使人感到神情逼真,似乎身临其境,亲见其人,领受到闹新房的欢乐滋味,见到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美丽的新娘,以及陶醉于幸福之中几至忘乎所以的新郎。这充分显示了民间诗人的创造力!戴君恩《读诗臆评》说:“淡淡语,却有无限情境。”牛运震《诗志》说:“淡婉缠绵,真有解说不出光景。”都是确有体会的灼见。
新婚之夜,新郎新娘通过拜高堂、入洞房去展示自己的幸福,宾客呢?当然是闹洞房。
诗人宋祁《玉楼春》中有:“绿扬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品评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确实如此,简单一个“闹”字,不仅表现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还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活灵活现地点染出来了。甚至仔细听去,“闹”字不仅有色,似乎还有声。真是用的奇妙。
闹洞房,便如同枝头红杏般拥拥攘攘,人头攒动,争相戏弄新郎新娘,惹得满堂哄然大笑,让热烈的情绪变得亢奋。新郎新娘包括家里人当然也高兴,因为这样象征着吉祥和美,笑声还能够驱魔辟邪,他们只会希望笑声能再热烈些。
从日薄西山的黄昏,到夜色浓重的上半夜,再到月过中天的后半夜,闹洞房的人们狂热地执行着他们这份应尽的义务,似乎都忽略了“春宵一刻值千金”,没有顾惜到新婚夫妻们该享受他们的私密空间了。一会儿问问新娘,今晚你怎么对待你的新郎啊,转过来又问新郎,今晚你怎么对待你的新娘啊。新郎新娘忸怩含羞的表情又要惹的众人哄堂大笑。
这样的情景在几千年中国社会中不停地上演着,重复着,人们乐此不疲,甚至创造出花样繁多的调笑游戏,让流传千古的闹洞房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文明的进步不断暴露传统的习俗中的一些难堪。有些地方闹洞房毫无道德底线,令深受现代文明影响的新娘极难接受,遂发生与众宾客产生矛盾冲突的事件。
传统的习俗我们需要继承,但我们不能因循守旧、顽固不化,让本就不合理的惯例还有发展下去。毕竟,我们是在向前发展。
古人将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化的主宰,就是帝,他们通过各种自然天象给人们以特定的喻指。同时,中国是较早进入农业社会的国家,为了农耕的方便,需要人们进行较为精准的天象观测。所以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知识比较发达。如人们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人们又将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ǐ、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像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以东方苍龙来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另外,古人还喜欢将天上星宿和地上区域结合在一起,《史记·天官书》便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於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看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通过这种结合,古代的占卜师们便可以通过天象的变化来预测国家的变化兴衰了。当然,现代的天文学只是早已否定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